黄峥为何辞任拼多多董事长?

粤商天下
+ 订阅

这两天,拼多多发生了三件事:

一是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二是由黄峥及拼多多创始团队创立的繁星公益基金,向母校浙大捐赠一亿美金,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

最后一件亦是令人众人最惊愕诧异的是,创始人黄铮发布年度致股东信,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

是拼多多不行了?还是黄铮带不动了?

冲刺8亿用户 拼多多一路高速狂奔

最近这段时间,千亿美元市值的拼多多在一路高速狂奔。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较上一年底的5.852亿同比增长35%;同期阿里巴巴年活跃买家数为7.79亿,京东为4.72亿,约为拼多多的60%。

2015年创立的拼多多,耗时不到6年,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曾经立下“服务中国最广大用户”的目标,可算是初步实现。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成交额(GMV)为16676亿元,同比增长66%;全年营收增长97%至594.919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0.9%,拼多多在万亿元GMV的基础上,约以6倍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在用户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拼多多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增长至2115.2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3%;平台交易额攀升至16676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66%。

然而创始人却想当个科学家?

在拼多多全年营收接近翻倍增长、准备继续冲刺8亿用户的时代,创始人黄铮却选择退居幕后,交棒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

黄峥在致股东信中表示,激烈的行业竞争和疫情等原因加速了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需要逐步让更多的后浪去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

早在2018年拼多多上市时,有记者采访黄峥:“除了拼多多,最想做什么、实现什么?”

黄峥回答:“希望未来能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的model是一百美元纸钞上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做到40岁以后就不参与商业了,参与科研发明了避雷针,我觉得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大。”

信中,黄峥再一次提及自己小时候就想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辞职后的黄峥,将目光投向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比如,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探索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控制,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可控的标准化提升等。

黄峥带着这样的“初心”,将“起家于农业”的拼多多运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致力于深入农业“最初一公里”,并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投入,希望帮助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升级。

在黄峥看来,拼多多已不再是3年前“刚上小学的小孩”了,而是迅速成长的“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探索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黄峥表示希望结合自身兴趣,跳脱出来“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离开黄峥的拼多多也将踏上新的征程,如黄峥所愿:努力成为一家成熟的、国际化的公众机构。

END

编辑:享 耳

文中所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