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构建富有“油味”的思政育人体系

南方+ 记者

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构建富有“油味”的思政育人体系。

迈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战线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广油”)扎实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在校史馆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弘扬西迁精神,争做新时代追梦人”主题班会活动。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在校史馆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弘扬西迁精神,争做新时代追梦人”主题班会活动。

“建好课程思政,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三全育人’的有力抓手,也是衡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在广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的动员讲话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强调,学校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引导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合力作用。

强化顶层设计,推动课程思政立体化转型

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需要私人定制。”在2020年广油第五届“众和•渔欲杯”课程思政专题说课比赛中,一等奖获得者于婧说,在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升华知识点,还要让学生了解坚持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时代财务人才。

在课程思政竞赛中的于婧老师。

在课程思政竞赛中的于婧老师。

这得益于广油践行“教必蕴育,育必铸灵”教育理念,推行双体系渗透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示范课程、学习研讨、开展竞赛等多个环节的培养,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着力提升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思政工作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的问题。

早在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广油党委立即牵头成立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着手制定《广油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实施方案》,提出各学院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设立专项经费保障,鼓励各学院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专家讲座。

课程思政专家讲座。

在建党100周年的节点上,广油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创新多种教学方式:通过校地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党组织共建等形式,实现开门办思政、开放办思政,校内精心打造了“红色故事汇”“我是时事评论员”“寻访工匠精神”等系列品牌教学活动;与地方政府、民政系统通力合作,组织思政课社会实践队和“益农”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走入乡村,举办多场“关爱弱势未成年群体”的主题活动,形成“送课下基层”“走近农民工”“关爱困境儿童”等系列实践教学品牌……把铸魂育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深挖课程内涵,打造温度与高度兼具的思政“金课”

如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

广油主管教学副校长、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周如金首次提出“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其核心要义是基于目标来设计问题,通过问题设计、课堂教授、解疑答惑、研讨交流来主导教与学,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辅导报告。

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辅导报告。

去年3月,周如金以示范课的形式,给化工卓越17-1班学生讲授《石油炼制》这门课程的绪论部分,讲述了石油工业的“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并结合到与之一脉相承的广油“西迁精神”。

该班的苏炳航同学在学习反馈心得中表示,周如金的课既结合疫情形势又紧密联系专业教育,特别是在讲到“怎么学”时,提到了一个“望文生义,思其本意”的方法很有嚼头,让他很有触动和思考。

至今,广油在学校层面组织了6次“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系列研讨会,开展了4次“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系列培训活动,全校共896名一线教师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形式进行“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系列线上培训。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

此外,学校不断完善教学方案,通过实践总结,出版《教必蕴育 育必铸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论文集;9个专业设计开发了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和由课程(课程组合或课程群)与产业、地方或科研资源多维渗透设计的素拓项目教育体系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20级正式实现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地……设计了一批具有广油特色的教学理论方案。

至今,学校完成了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包含指令性课程思政项目64项,竞争性课程思政项目31项。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8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堂5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2个。

以德立身立学,打造科研反哺教学共同体

每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都应该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张清华说。

目前,广油2014届化学工程与工艺毕业生车景华在中国石油大学读研,但他时常会返回母校探望恩师陈辉。陈辉,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此前,他作为主要指导教师,已带领学生连续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开创了广东省高校的新历史。

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2012年,陈辉放弃世界顶尖工程设计公司资深高级工程师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告别妻儿,只身一人从海外归来。多年来,他始终扎根粤西大地,奋战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

他以自己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的二十多年亲身经历,吸收借鉴其先进的工程教育新方法,因材施教,构建了一整套教学新模式。

通过全国大学生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历练学生担当、奉献的学习品格。他始终认为,实现中国梦要靠教育和科技,培养人才是关键。

陈辉是广油高层次引进人才积极投身教学的一个缩影。“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最优秀的人”,高层次人才给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这一现象在广油逐渐蔚然成风。

学校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走上教学第一线,特别是倡导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从而打造科研反哺教学共同体。

目前,在学校拥有的71个校级教学团队中,荆晓远教授、郭祥峰教授等高层次引进人才领衔的团队已达到13个;杨春平教授、孙建腾教授等一批高层次引进人才指导学生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这背后无不蕴含着学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理念和追求。

广油教务处负责人刘美说,学校近期还将尝试组建科研教学一体化团队3—5个,有的放矢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传承红色基因,凸显劳动教育特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建校67年,广油的“西迁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已成为教学的内核。

近年来,学校实施“双体系融合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学校、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劳动教育资源,构建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项目体系。

去年大年初五起,身处湖北宜昌的广油学子彭世亮奔赴于小区一线的防控工作,顶着重疫区的风险每日坚持为社区志愿,为人民服务。

去年大年初五起,身处湖北宜昌的广油学子彭世亮奔赴于小区一线的防控工作,顶着重疫区的风险每日坚持为社区志愿,为人民服务。

近日,学校出台《广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独立开设大学生劳动教育必修课,以树理解劳动之观、养尊重劳动之德、践热爱劳动之行、学善于劳动之技为总体目标,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020年,学校获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广东省学雷锋志愿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广油青年志愿者协会获评广东志愿服务金、银、铜奖。

 彭世亮的志愿初衷源自他的担当意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院青协会长,我理应积极主动响应学校号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

彭世亮的志愿初衷源自他的担当意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院青协会长,我理应积极主动响应学校号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

此外,新冠疫情期间,学校组织80多名志愿者为市援鄂医疗队和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开展线上学业辅导,组织300多名志愿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读子女开展“青年云支教”服务,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汪硕、彭世亮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获《人民日报》客户端、凤凰网等媒体专题报道。2016年至今,共有王玉江、陆晓伟等65名毕业生前往援藏援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广油“西迁精神”。

作为爱心支教志愿者,汪硕怀有一颗感恩与回报社会的心,他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以志愿服务回馈社会。

作为爱心支教志愿者,汪硕怀有一颗感恩与回报社会的心,他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以志愿服务回馈社会。

当前,学校已描绘好课程思政蓝图,到2023年,计划将建成1—2个课程思政示范学院、5—10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50门左右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0个左右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产生协同育人效应,推动培养具有“广油特质”、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南方日报记者】杨金凤

【通讯员】刘国平 蔡雯姬

编辑 杨金凤
校对 牟元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