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8日下午,茂名市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课堂教学网络直播活动在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博贺学校如期举行。
这次活动由茂名滨海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郑渊荣同志和博贺学校副校长李乙梅主持,博贺学校吴思芹老师执教,滨海新区科学团队全体成员参加。全市共有五万多名四年级学生实时共享了课堂实况。在滨海新区领导对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下,博贺学校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种子孕育着生命和培育凤仙花种植杯的基础上,观察种子的萌芽情况并探索种子不萌发的原因,通过观察种子生长情况和进行根吸收水实验,了解根的作用和类型。
第一环节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种植杯种子萌发情况,猜猜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回忆种植杯内种子生长情况,得出种子最先长出根的结论,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
通过观察种植杯中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后的情况,发现无论种脐朝向哪个方向,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总是向上生长。
“那种子为什么先长出根呢?根到底有什么作用,种子会最先长出它?”带着这个疑问,老师和学生继续探索根的奥秘。基于生活经验,学生猜测根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于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根吸收水实验,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根除了吸收水的作用,还有汲取营养与固定植物的作用,学生发散思维,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第三环节
出示凤仙花、葱、浮萍、榕树等根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更多植物的根,知道不同种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它们的根的形态不同。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让学生认识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等根的类型,并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发现哪些植物是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为了更好地将本节课呈现在全市四年级师生面前,滨海新区科学团队成员及博贺学校领导对课程进行多次打磨。在磨课时,滨海新区科学团队成员及博贺学校领导全程参加,每次评课都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至此,茂名市滨海新区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第4周的直播任务。
全市各地四年级学生实时共享课堂实况
茂名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网络直播活动扎实地开展,实现了全市教学资源共享,使各县市小学四年级特别是农村教学点能实时共享科学课堂教学优质资源,有力地促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让更多的孩子融入到科学课堂,让他们爱上科学,走进科学,真正体验科学的乐趣,让探索科学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萌芽,让科学的烟火绽放光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