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在佛冈的土地上悄然刮起了一股美丽乡村建设的旋风。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佛冈“落地生根”,近段时间以来,佛冈县委书记董和平“步履不停”,带队分别走进迳头镇井冈村、龙山镇龙山社区、石角镇小潭村和水头镇桂元新村等地,他沿着村巷边走边看,仔细查看村里的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等情况,与村干部开展座谈会,全面了解佛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的痛点难点问题,听取一线干部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并为基层一线治理工作“把脉开方”。
在佛冈县水头镇,村民家门口用篱笆筑起了“小菜园”。程浩 摄
近日,佛冈县委书记董和平(左三)在迳头镇井前村了解“四小园”建设情况。程浩 摄
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片
一直以来,佛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来,佛冈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结合全县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创建,通过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实行“创建标准”“创建方式”“考核办法”“奖补标准”四个统一,持续推进“五个梯度”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打造岭南特色精美农村。
今年,佛冈以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为抓手,重点打造6条美丽乡村示范带,按照“美丽乡村精品+农业产业+旅游线路”的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和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多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片。
“各镇村要以‘四有’举措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产业,以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董和平说。
佛冈县委书记董和平在小潭村了解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程浩 摄
小潭村:党建引领、依靠群众 蹚出一条“同心路”
在小潭村,从小潭村党群服务中心出发,一路蜿蜒向上,直至黄谷招烈士故居,有一条长约500米的道路,是用清拆旧屋遗留下来的废石围砌而成的,这是小潭村今年新建成的“同心路”。
小潭村党总支有两个党支部,共有85名党员、3392个村民。在持续一个多月来的乡村振兴攻坚战中,小潭村党总支不折不扣地把佛冈县委、石角镇委提出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具体工作,他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牢、抓实、抓出了成效。
“三清三拆三整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一定要相信我们的村民。”已过不惑之年的小谭村支书黄清河这些天来,一直用脚步丈量着小潭20个自然村的大路小道、山水花草、屋前屋后。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佛冈县石角镇小潭村建立了小花园等一系列“四小园”。程浩 摄
“拆了这么多破旧房子,我们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村委委员、妇女主任刘文静介绍,发动群众,首先要村民认可,认可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达成思想共识,就是努力去做思想工作,三番五次地登门宣传政策、共同畅谈美好未来。
“上百座破旧房子,单靠我们强拆,行不通也不可能完成。”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小潭上田村民纷纷出动,加紧清理田地里的杂草;旱田村民不甘落后,收拾整治水渠杂物;坝仔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尽快将家园收拾的整洁漂亮;下湾村民争分夺秒,屋前屋后卫生不留一丝死角。
为全力打好打赢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小潭村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拆了危旧房504间、总计19371.9平方米,整治道路1.88公里,治理污水河沟1847米,整治“三线”68处,新(改)建垃圾收集点27个,围闭“四小园”2285米。在刘文静看来,依靠群众,小潭村已初步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近日,佛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角镇党委书记陈发兴和镇村干部在村委办公室里商讨给这条路取一个名字。大家畅所欲言,现场讨论得热火朝天。“同心路,党群同心,致力于乡村振兴,就叫同心路吧。”陈发兴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近日,佛冈县委书记董和平(中)到水头镇“访村问计”乡村振兴工作。程浩 摄
井冈村:打造模范“四小园” 获群众“三度”好评
在迳头镇井冈村,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四小园”分布在村内,村民们在新修砌的圈养舍集中喂养鸡鸭,小菜园内一茬茬生菜露出新芽,小果园里柑橘花香飘散在村内,一群蜜蜂正嗡嗡地辛勤采蜜,整个新农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年以来,迳头镇井冈村委紧扣乡村振兴发展主题,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模范“四小园”、建造高标准集中圏养舍、派发环保垃圾桶、发动乡贤捐资等亮点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井冈村的村容村貌,提升了井冈村的乡风文明,获得了大量群众的“三度”好评。
井冈村委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参与,运用村民房前屋后及危旧房屋拆除后的成块闲置地建造“四小园”。目前已建造34个1米高左右的“四小园”,可种植蔬菜、瓜果、花卉、果树和养殖家禽,为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特色农业景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井前自然村,该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将危旧房屋拆除后的成块闲置地建造集中圏养舍,全力推进人畜分离。目前,已建造三排整齐美观的集中圏养舍,面积约500平方米。这一举措改善了农村环境差、牲畜粪便成堆、人畜混居的现象,初步实现人畜分离的村居新面貌。
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宣传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乱扔现象,形成广大群众齐动手,共参与的良好氛围。井冈村委自购印有乡村振兴宣传标语的环保垃圾桶600个,向全体村民免费发放。在发放垃圾桶的同时,积极做好宣传,让广大村民认识环境整治重要性,提高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共同改善乡村生活条件。
井冈村委刘屋岭村民小组长李发树,春节期间积极动员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在他的号召下,刘屋岭村在年初四召开家长会,共同商议修缮刘屋岭下排大门迳事宜,最终筹得修缮经费1.5万元。
井冈村党总支书记李宗敏介绍,在全方位多举措的推动下,目前井冈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变化,村民素质也有了极大提高。
龙山社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近日,董和平带队来到龙山社区党支部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程浩 摄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近日,董和平带队来到龙山社区党支部调研,详细查看了龙山社区党务公开情况、社区办公条件,了解该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常态化管理等工作,与社区干部座谈交流,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全县各基层党组织要扎实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党员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董和平说。
董和平指出,社区党支部要扎实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要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政策。同时要关心困难党员、老党员,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好医疗、帮扶等相关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社区是基层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要把基层组织建强、把党员作用发挥好,更加精准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就在身边,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董和平说。
佛冈县石角镇小潭村在村内建立了一系列小果园,程浩 摄
“四有”举措推进环境整治提升
产业振兴促发展
“目前,佛冈县农村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提升,但部分村的环境卫生细节处有待完善,各镇村要用绣花般的功夫,追求极致,全力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服务、解群众难题贯穿建设工作始终,促进农村环境面貌持续变美。”董和平说。
董和平提出,佛冈要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有决心、有力度、有措施、有成效的“四有”举措,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各镇村根据任务要求,对标对表,迅速摸排,实行挂图作战,在工作中,干出了党员干部精气神,也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董和平强调,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各镇村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利用好自身优势,尤其是拥有旅游资源的镇村,要着重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乡村旅游规模,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要围绕乡村地域文化和产业发展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多渠道加大投资。要充分利用现有乡村地理特点和人文传统,精心设计打造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同时注重自然风貌和环境的保护工作,从而带动佛冈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记者】程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