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次回应涉疆谣言!多国发声力挺中国!

南方+ 记者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中国忍无可忍了!

针对欧盟打着所谓“人权”的幌子,对中国新疆有关人员和机构实施的制裁,中国迅速做出反制,于3月22日晚宣布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

这还没完。就在宣布制裁后的第二天,外交部副部长秦刚时隔半个月再次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就英方借口所谓新疆人权问题对华实施单边制裁,向英方提出严正抗议和强烈谴责。而中国驻德国、丹麦、比利时、荷兰大使也分别向所在国外事部门,提出严正交涉。

“历史和事实表明,这几个国家想当人权教师爷,但他们根本不配!”3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几个国家自身在人权问题上劣迹斑斑,没有任何资格指责中国。

公道自在人间,少数西方势力的操弄根本代表不了国际社会。3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广西桂林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时指出,正在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80多个国家以共同或单独发言形式声援和支持中国在新疆问题上的正当立场。

一直以来,广大友好和发展中国家多次在国际上力挺中国在新疆的立场和做法,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新疆的相关事实。

至于未来中欧关系将走向何方,有专家表示,在下半年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际落地之前,先把“脓包”挑破不是坏事。

外交部回应新疆谣言13次,一些西方国家:我不听我不听

部分西方国家抹黑中国,不是一天两天了。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在涉疆问题上频频制造散布谎言,肆意攻击抹黑中国的治疆政策。

13次回应涉疆谣言!多国发声力挺中国!

▲视频:点名!反制!看看这十名反华“骨干”都是什么牛鬼蛇神

对此,我国多次公开作出表态。读+君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共举行了五场发布会,以大量详实的数字和事例,对相关的谣言进行逐一击破。而在2月10日第四场发布会举办之后,我国外交部总共召开的25场例行记者会中,针对涉疆问题的回应,就多达13次。

2月10日,新闻发布会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臻摄

2月10日,新闻发布会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臻摄

一个装睡的人怎能叫得醒?尽管中国再怎么据理力争地解释、回应、痛斥,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依旧公然叫嚣新疆存在所谓人权问题,不遗余力编造本世纪最大的谎言,大搞扣帽子、泼脏水的把戏。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所谓的“种族灭绝”。蓬佩奥在下台前一天宣布认定中国在新疆实行“种族灭绝”,并得到现任政府的认可;《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涉“种族灭绝”的文章;加拿大、荷兰投票通过“新疆存在所谓种族灭绝”的动议……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数据显示,近年来,新疆维吾尔族人口持续增长。就2010年至2018年来说,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增长25.04%,明显高于汉族人口2.0%的增幅。除此之外,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民生改善,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外交部也多次表态,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什么人权问题,其实质是反暴恐、去极端化、反分裂问题。而所谓的“种族灭绝”是赤裸裸的谎言,实质是部分国家别有用心地打着人权旗号,干涉他国内政

更无耻的是,上个月底,加拿大还借机炒作人权议题,公然违背奥林匹克宪章精神,鼓吹更换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将体育运动政治化。“这是何等的虚伪和无耻!这是何等的傲慢与无知!这是何等的自私与狭隘!”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怒斥。

强制绝育、宗教控制、强迫劳动……相关的谣言不胜枚举,而事实证明,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完全处于无知、偏见和恶意。殊不知,谎言终究是谎言,谎言终究改变不了真相。关于涉疆问题的谎言与事实真相>>>

多国发声力挺中国!

被王毅提及的法国作家:“西方媒体从不承认自己撒谎”

更离谱的是,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从未去过新疆,甚至从未到过中国,却打着人权的幌子在涉疆问题上搞政治操弄,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

“那些记者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们像鹦鹉学舌一样重复着谎言。”曾出版《维吾尔假新闻的终结》一书的法国作家、时政评论家、记者马克西姆·维瓦斯这样表示。

维瓦斯新著《维吾尔假新闻的终结》。

维瓦斯新著《维吾尔假新闻的终结》。

《维吾尔假新闻的终结》这本书,就是维瓦斯本人于2016年、2018年亲赴新疆考察后的成果。间,他到过乌鲁木齐、喀什等大城市,还深入村庄实地参观,“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该书于2020年底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明确表示,正是那些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闻,在杜撰抄袭中以讹传讹。

像维瓦斯这样的国际友人还有许多。近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的1200多名外交官、国际组织官员、记者、宗教人士等访问新疆,实地了解新疆真实情况,认为在新疆的所见所闻与个别西方媒体报道完全不同。

近年来,广大友好和发展中国家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多次声援中国在涉疆问题上的相关举措。

2020年10月,45个国家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坚定支持中国在新疆采取的相关举措。

就在本月,古巴代表64个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上作共同发言,敦促有关国家停止利用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支持中方在涉疆问题上的正义立场。

……

值得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以客观公正的角度报道新疆的相关事实。今年2月,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刊文,揭露了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对新疆少数民族进行种族灭绝”的表态根本就是谣言,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郑国恩报告充斥着各种数据滥用和虚假信息,揭露了郑国恩的真实面目。

分析:

中欧经贸合作继续推进是大势所趋,先把“脓包”挑破不是坏事

当地时间3月23日,鉴于中国对欧盟的反制措施,欧洲议会决定取消讨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会议。2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此表示,全面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

去年12月30日,中国和欧盟共同宣布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的谈判。如今,一边是欧盟的制裁,一边是中国的反制,不禁让人在中欧关系上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欧盟非要把水越搅越浑,自然会影响到中欧之间的投资协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王鹏表示。而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认为,在下半年全面投资协定实际落地之前,先把“脓包”挑破不是坏事。“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本身是符合欧盟需要的,但总有一小撮不甘心的人叫嚣捣乱。”王义桅指出,现在欧盟这种“作秀的反制姿势”,在某种层面上也是对内部亲美反华势力的一种安抚。

“双方的经贸合作大势还是会继续推进。”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副教授梁亚滨表示,“中方始终秉承一种开放的姿态,希望能够有序地推进与这样的双边关系。”不过,梁亚滨特别提到,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拿中国的核心利益做交换,在这一点上,中方坚决不能退让。

诚然,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未来,中欧关系走向何方,与欧盟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说,“欧方不能指望一方面讲合作,一方面搞制裁,损害中国的利益,这没有道理,也根本行不通。”

部分资料整理自外交部网站、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驻法大使馆、中国驻英大使馆、澎湃新闻、环球网

【话题研究员】辜继漫 吕虹

【本期策划】郑佳欣 张西陆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杨远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