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正果云吞:皮薄似纱 馅嫩汤鲜

广州增城发布
+ 订阅

增城区级“非遗”正果云吞制作技艺传人蓝伟东

“狮子头,金鱼尾”造型是正果云吞的特点

熟悉增城的外地游客,大概都尝过正果云吞。事实上,很多人是专程跑到正果老街去吃云吞的。因为正果云吞,正果镇被食客称为“云吞镇”。

正果云吞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正果水运进入鼎盛时期,圩镇店铺林立,货如轮转,成为增城内仅次于县城与新塘的第三大镇。祖传云吞的第一代经营者在正果镇的江边上开了一间云吞档,物美价廉,南来北往的商人、苦力、村民吃了都赞不绝口。

因正果云吞有上百年历史,皮薄馅料靓、入口鲜香,是水乡广府美食的典型代表,因而在2020年7月,被列入增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正果云吞制作技艺传人蓝伟东向记者介绍,云吞制作有“三大讲究”,第一皮薄如纱,按比例将蛋白与高筋面粉混合,用木棍反复碾压产生筋道,面皮薄至0.3毫米为最佳;第二馅料选用猪的前夹肉,比例控制在“肥三瘦七”,手工捣碎;第三清汤鲜甜,新鲜猪骨要柴火熬制3小时,才有那股地道风味,未入口,即可闻到猪肉、胡椒的香味。

“‘狮子头,金鱼尾’造型是正果云吞的特点,起锅后,又薄又滑的云吞皮在汤中浮起,像金鱼尾巴在水中一般摇曳生姿,里面的馅料透过薄薄的面皮若隐若现,卖相很是诱人。”蓝伟东说。

为了做好正果云吞的传承发展工作,让正果云吞的名声更响亮,走的更远,蓝伟东现已培养了30多名学徒,同时,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比如在馅料里添加芝麻、瑶柱、蟹子等佐料,让顾客吃出新口味。他还将制作工艺流程进行整理,做成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让正果云吞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来源:增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