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际森林日,自然教育联盟成立!探索可持续发展“东莞模式”

南方+ 记者

探索可持续发展“东莞模式”

▲点击上方看视频

城在林中立,林在城中生。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今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是“森林恢复:通往复苏和福祉之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福利,当天,东莞市林业局以“国际森林日”为契机,在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湾区自然学校举行了国际森林日主题宣传活动暨东莞自然教育共建启动仪式。

撬动社会力量 推动自然教育可持续发展

该活动由广东省林业局、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东莞市林业局主办。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琪,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余小莉等领导嘉宾也参与了本次启动仪式。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宣传活动,让社会更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关系,同时通过自然教育共建活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搭建更广阔的森林文化和自然教育交流平台,让更多人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宣传活动上,东莞市林业局局长安连天、广东省林业局一级调研员魏冰分别发表了致辞,介绍了近年来东莞在绿色事业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发展传达了期望。随后,东莞市政协原副主席、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建周宣读了“关于筹建东莞市自然教育联盟的倡议书”。

活动发出了三点倡议。

一是携手共建,倾力筹建自然教育联盟,全力推动自然教育的跨界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模式。

二是共享资源,倾心打造特色品牌活动,真正把“联盟”这个平台用好、用活,围绕特色资源、民俗乡情、历史遗产等方方面面,合作开展特色品牌活动,使全市自然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发展。

三是建章立制,倾情服务联盟蓬勃发展。市林业局既是“联盟”的发起者,更是“联盟”长久发展的服务者。接下来,将通过“联盟”对全市自然教育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同步落实,让整个行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地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绿色福利,搭建更为广阔的自然教育交流平台。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星野自然教育基地后,一起参观并听取了基地情况介绍与未来发展规划。星野自然教育基地是由大岭山森林公园和广东东青研学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一个公益性自然教育基地,致力于培养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学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

通过将森林公园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串联起来,利用独特的森林生态资源,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然教学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推动东莞自然教育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东莞市自然教育蓬勃发展,开展了森林文化周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涌现出大岭山森林公园星野自然教育基地等一批专注自然教育的机构,东莞市林科所获评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东莞植物园、华阳湖湿地公园获评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通过不断唱响自然教育主旋“绿”,有效带动了公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5个、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小镇11个,森林公园年迎客逾2500万人次,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屏嶂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华阳湖湿地公园获评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工作成效渐显,绿色喜讯频出。

弘扬森林文化,开展自然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接下来,东莞市将扎实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着力培育自然教育事业共同体,建立自然教育联盟,广泛凝聚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机构、专家团队、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力量,推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课程、路线和特色产品,举办各类形式新颖的自然讲堂、专题论坛以及公众自然教育科普活动,推动自然教育体系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要,使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深入人心。

【撰文】陈彦儒 郭文君

【摄影/摄像】黄伟兴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