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电机行业如何破局?

南方产业智库
+ 订阅

2021中国电机产业及高效节能技术发展论坛日趋在广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前瞻技术、行业上游原材料、国家高效节能政策、绿色低碳发展等行业热点议题,展开思维碰撞。此次会议由工信部节能司指导,中电协分马力电机协会和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举办。

电机业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排头兵”

高效节能、绿色发展已成为电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主任侯睿介绍,全面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产品,不断推进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完善电机能效标准体系,强化能效标准核查力度,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检测,将是未来提高电机能效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在“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下,电机企业也将成为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排头兵。广东省工信厅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负责人表示,广东将继续加大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工作力度,加强专项资金和金融支持,拟订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今年6月即将实施的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将IE3定为3级能效的最低标准,保证我国电机能效与国际标准一致。新版能效标准的实施,将淘汰大部分低能效电机产品,对电机企业的技术、装备、工艺、材料和销售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原材料上涨倒逼行业升级

近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加之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的助推,加重了电机企业的压力。

东吴证券研究所钢铁有色研究员王钦扬,基于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预测,预判“未来高端钕铁硼行业供不应求,缺口增大。未来两年国内需求将增幅较快,2021年预计同比37%,2022年预计同比30%,2025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会达到25万吨”。

对于铜材料的价格上涨现象,金瑞期货广州分公司叶羽钢总经理给出:“铜价估值偏高、涨势未完,进入矛盾重新酝酿区”的基本面结论,“铜价背后涨跌起伏的逻辑是供需匹配的动态变化。”

原材料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华南理工大学杨向宇教授认为,电机系统能效提升,以高效电机推广为抓手,针对存量电机,将其和所拖动的设备、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管网负荷作为一个系统,通过电能平衡等科学手段进行诊断分析,掌握设备的工作特性,环境因素、使用工况对电机系统效率的影响,综合应用电机系统(风机、水泵、空压机、中央空调等)的各种节能技术,达到提升电动机及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电机作为新风系统的心脏,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漆凌君部长认为,未来将朝着“可靠、低噪、高效直流化、控制智能化、生产规划化”的方向发展。

【记者】郜小平

编辑 邵玉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