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飘香~ 没想到艾叶还能发挥大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订阅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每每读到苏轼的这句词,总是会不经意间回到小时候,端午前后,漫山遍野的艾草郁郁葱葱, 扎着羊角辫的我跟在小脚奶奶的身后拔着艾草,奶奶的嘴里还不停的叨叨着:“这是好东西啊!多拔一些,嫩的给你炒鸡蛋吃,老的就晒干,谁家生娃啊,有用着呢?”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艾叶的妙用,馋的是那盘炒鸡蛋,还有端午节的香囊,那红的、绿的,那圆的、方的,那大的、小的各式各样的香囊,挂在书包上,挂在衣服上,伴着淡淡的艾叶的香气,那是我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

长大了,学医了,才真正认识了这个苏子笔下的艾叶。艾叶草,又称艾蒿、艾草,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艾叶是妇科常用温经止血药,在我们老家,产后宫胞虚寒腹痛,家里的老人都会用艾叶、益母草、红糖煮水让你喝,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偏远农村,多少妇人那些难捱的腹痛就是被这温暖的艾叶治愈的。生老大那会,七月的广州热的要出痱子,有一次空调开得太冷,晚上觉得双膝关节冷飕飕的痛,老妈就煮了满满一锅艾叶水让我洗澡,第二天果真就神奇的好了。儿子都七岁了,我依然记得那晚满屋的艾叶飘香。

艾叶还可以辟秽解毒,提起端午就免不了说起艾,陆游有诗”棕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民间也早有“五月五挂艾蒿”的习俗,这源于艾叶辟邪的传说。“艾叶辟邪”在现代看来其实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在古代,每当一种瘟疫大流行时,往往是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染病死亡的,“乡村疫疠肆流行,死者如麻实可惊”,瘟疫的惨烈令人惊恐,对生命脆弱的无奈,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他们只能认为是无法战胜的妖魔鬼怪,而造成这些瘟疫传播的根源就是病毒和细菌,古代的人不知道细菌病毒就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艾叶中的挥发油(香味成分)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在这场战斗中,西医致力于研究疫苗,而很多中医院是处处飘香用薰艾的方法防疫。这青青艾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的馈赠,不仅果腹,更是华夏儿女的守护神。

艾灸还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等作用,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保健的功效。民间俗话说“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就是说艾灸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常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盛壮,常灸关元、气海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有事没事灸一灸,身体康健无病痛。


供稿:张义荣

编辑:李镓洧

初审:王剑

审核:戚正涛、孙玉平

审定发布:范琳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