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辨别不同类型香蕉叶斑病的实用方法

农财网香蕉通
+ 订阅

常见的有褐缘灰斑病(黄条叶斑病与黑条叶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均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中、老叶片上,嫩叶和心叶少见发生,由于引起病害的病原菌不同,侵染过程也略有差异,但这些病害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侵染后期会出现较大面积的坏死斑,且相互间不易区分。

灰纹病:从叶缘开始,初暗褐色,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较小;后为中央灰色至灰褐色,椭圆形,斑缘具不明显轮纹,黄色晕圈明显,湿度大时背面有灰褐色霉状物。后期病斑沿叶缘联合发展成为平行于中脉的波浪环纹褐色坏死带,病健交界处有黄色褪绿带。

煤纹病:多在边缘发生,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色,斑面有明显纶纹,湿度大时背面有黑褐色霉状物。

黄条叶斑病:发病初期多发生于叶片表面,出现黄绿色病斑,较细小,病斑与叶脉平行,随后病斑纵向扩展,形成黄色条纹,水渍状;后期出现中央褐色边缘黄色斑块,直至中央组织干枯。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联合成片,叶片大面积变黑干枯和迅速死亡。根据田间观测,黄条叶斑病均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

黑条叶斑病:发病初期多见于叶片背面,病斑条形或线形,与叶脉平行。随后斑点扩展成较大条纹,颜色加深,暗红色、锈褐色、乃至黑色。严重时受害叶片造成大面积叶肉组织坏死,最后病叶迅速干枯死亡。黑条叶斑病与黄条叶斑病发生基本相同,也是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

发病特点:

香蕉叶斑病是香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留物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香蕉生长季节辗转危害,开始发生于老叶,后逐渐蔓延至上部嫩叶。此病的发生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据研究发现从3月开始,气候变得温暖多阴雨而潮湿,叶斑病开始发生;6-10月时正直高温多雨季节,叶斑病容易多发,如遇台风暴雨,由于香蕉植株部分组织受伤害严重,加上气温高、湿度大,有利病菌侵染及病害暴发。另外,施肥不当,蕉园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发病加重。

侵染循环:

叶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植株病部越冬。次年春季,越冬的分生孢子或新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叶部萌发芽管从气孔侵入,引发病害发生;随后病菌从气孔产生出分生孢子梗及孢子,孢子借风雨继续传播,进行重复侵染。在天气冷凉时叶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植株病部越冬。

防治措施:

在高温高湿天气,叶斑病易发且难以控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栽培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等。

农财网香蕉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