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2.0来了!今年中山美丽乡村将这样建

南方+ 记者

2020年,为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山推出了面向全市24个镇街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学赶超评比机制”。一年来,通过对各个镇街人居环境整治的月月考,中山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为乡村振兴打好了环境基础。

2021年中山市两会期间,《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议案》被列为2021年中山市人大一号议案,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美丽乡村建设依然是中山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现场。

调整“标准”,促进乡村全域、长效美丽

“美丽乡村指数测评项目,是中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挥棒。”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副科长孔宪坤介绍,为了响应市人大一号议案,近日,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正式开展了中山市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工作。

与2020年“比学赶超”相比,“美丽乡村指数”项目的测评内容更丰富、测评机制更完善。今年的测评,在去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的测评基础上,增加了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公厕风貌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村民知晓度和满意度、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现场。

更进一步,今年的测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全市235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按照《中山市美丽乡村指数测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第三方测评机构将对每个镇街,每月随机选取不少于30%村居,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实地测评;每月测评结果将进行全市排名通报,对优秀镇街给予资金奖补,对连续落后镇街主要领导开展约谈,以奖促干、以惩促治,确保到2021年底,全市70%以上行政村(涉农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人居环境整治是去年的工作重点,今年的工作重心则转移到推动乡村全域、长效美丽。”孔宪坤介绍,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拿到每个月奖补的镇街应当把资金优先用于农村补短板项目,比如,问题河涌的清淤工程还有农村生活污水的接管入户,以及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建设等。

【样本】

阜沙镇罗松村:

人居环境整治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3月16日下午,第三方测评小组来到了阜沙镇罗松村,开展3月的实地测评。

对着一户村民家门口的“小花园”,测评人员练苑萍利落的打开手机APP,拍照打卡。“四小园的建设是加分项,拍照留底,记录数据,采摘好的信息就会自动归档入库。”练苑萍介绍,今年测评机构对评分APP进行了升级,细化了考核指标之余,更针对数据采摘进行了优化;此外,测评机构针对需要整改的黑点,开发了一个独立的APP,“整改APP,可以定位我们拍到的黑点在哪里,镇街或者村委的工作人员根据APP可以直接去到黑点,查明具体需要整改的项目,也可以实时监测整改进度,这样就能加速整体的改进。”

现场。

“特别是那条河涌,违建全拆了;村里面还请了清洁员,每天巡查河道、打捞垃圾。以前,我宁愿呆在家中打法时间,现在每晚都会出来散散步,沿着村道走上几圈。”罗松村村民林阿姨感慨,一年多以来,罗松村变得更干净、美丽。

阜沙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去年罗松村对浮圩垄涌沿线,进行了违章建筑的集中拆除。今日的罗松村,河涌两旁不仅没了杂物、违建,河水也变得清澈起来,两岸还种植了鲜花,十分整洁漂亮。

“看到全镇8村1社区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乡亲们改变了先前的观望态度,激发起他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希望以己之能献己之力。”该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系列评比,有效解决了乡村环境整治“没人听、没抓手、没依据”的困境;同时,环境整治带来的不仅是村容村貌的变化,更在村民间自发汇聚成一股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采写】伍杰

【通讯员】林簇

编辑 李姗恒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