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动态清零!来看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最近在忙什么

健康东莞
+ 订阅

3月13日,一例观察患者出院,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再一次实现动态“清零”。

今年初,桥头镇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气氛再次紧张。作为东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再次吹响集结号,以自己九院感染救治队伍为主力,带领部分全市抽调力量精心做好应急准备。

春暖花开,医院的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人才队伍也进一步充实,准备应对新一轮的挑战。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潘海恩介绍,到今年底,医院的病床数将达到800余张,并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降低看病费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春节为患者送去暖心应节食品

1月14日,东莞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系1月12日深圳通报香港籍跨境货车司机林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我们的救治力量一直在排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科室建制。只要有需求,就能第一时间救治患者。”潘海恩说,当时已经临近春节,为了确保患者病情不加重,市卫健局抽调了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团队在院戒备,还2次邀请了省、市专家组组长等专家到九院指导。

秉承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实行“一人一策”的救治方案,不仅使用了西医诊疗技术,市中医院、市东南部中心医院的中医团队、市七院的心理专家也来,多措并举,不让患者的病情向重症发展。

据介绍,这名患者刚来医院时,非常焦虑,吃不下饭也睡不着。为此,医护人员做了很多安抚工作,医院的护士长隔三差五给患者煲汤,希望她的心情能慢慢平静下来。“我们那时候很担心她,与桥头卫健局、社卫中心等工作人员多方配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她面临的一些工作压力也尽量帮忙协调。”除夕这天,潘海恩与医院负责人为患者送去了应节食品和鲜花,还视频连线给她送去节日的祝福。

经过精心治疗,这名无症状感染者身体很快好转,经医学观察期后在大年初四这天顺利出院,还给医院写来了感谢信,“感谢你们,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感觉,因为有你们,我才不会感到孤单和害怕。”

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医院还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加强收治条件、院感防控、采购妇产儿科物资、应急演练,准备好满负荷运转一个半月需要的防护物资。潘海恩说,这些都是为了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挑战。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桥头的疫情平稳,没有出现更多的感染者,“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打无准备的战!”

丙型肝炎患者治疗费用降了

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市第九人民医院一直保持腾空状态,没收治过一例非新冠住院患者。疫情逐渐平淡,医疗救治队伍常态化备战的同时,如何为其他传染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他们的新任务。

丙型肝炎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去年9月,东莞印发消除丙型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今年起,市第九人民医院成为东莞丙肝定点治疗机构。

而从本月开始,市第九人民医院丙型肝炎患者以治疗3个月计算,费用从之前的64980元到69600元,降至4725元至9435元。“这是实实在在让丙肝患者受益的大好事!”感染科主任殷思纯说。

不仅如此,如果是艾滋病、丙肝双重感染,且无法享受东莞医保报销的患者,可减免原丙肝治疗1/3的费用。丙肝抗体阳性者还能接受免费的核酸和基因分型检测,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也可享受免费的丙肝抗体检测。

作为东莞唯一的传染病医院,为艾滋病患者、肝病患者做好服务分内之事。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市九院仍坚持急患者之所急,为受疫情影响不能前往医院取药的病人快递药物;为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管理的失访艾滋病感染者采血供药送温暖。

年后,院领导从服务市民的小事抓起,点面结合,深挖广做。3月11日,市九院继续发扬国际救援协作精神,从小事做起,派出5人小组出诊到沙田港,登临“HIGH VOYAGER航行家号”国际油轮,对印度籍危重患者KUMAR NISHITH进行现场检查治疗,充分彰显了医院公益性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3月13日,爱心门诊一位患者隆**出现CREA危机值,由于其登记的电话号码等方式不准确,何松美、李劲、周明华等医务人员发动各方渠道资源,通过在微信群呼叫、社卫登记点、派出所筛查等方式,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他,让病人得到了及时治疗。

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今年,市九院将争取开设2至3个住院病区,普通门诊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至3个专科;突出感染科龙头引领,发挥好爱心门诊的品牌效应,让感染科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更好为患者服务。

今年底医院床位将增至800余张

再次“清零”,虽然让一线救治的医护人员可以暂时喘口气,但对于医院来说,更多的工作还在加班加点进行。

如今,市九院的病房正在进一步建设:呼吸楼在放置病床和最后的清洁,可以容纳200人;消化楼预计在7月份达到验收条件,也有200张床位;普济楼下半年进行改建装修、完善功能。这些大楼在今年底明年初全部交付使用后,医院将拥有800余张床位,进一步提升救治能力。

“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救治能力、服务能力。作为全市唯一的传染病医院,面对可能出现的新的病毒,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要做好全力的准备。通过建章立制,在医疗人才、救治体系、硬件设备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潘海恩认为,病例的“清零”并不代表万事大吉,要做好后续防控工作,总结各个方面的良好经验,进一步完善人才、设备、科研等方面工作。

为提升医院实力,今明两年,市九院未雨绸缪,将敞开大门、招贤纳士。据介绍,按照医院的人才规划,这两年要招纳150-200名的医、技、护,满足现阶段的医疗需求,“虽然做感染性疾病的专业人才比较少,但我们一步步来,一年年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定会吸收到我们需要的人才。”

为了提升救治能力,医院也一直注重交流和学习。3月15日晚上,副院长徐汝洪接到了市人民医院呼吸学科带头人张平的电话,对于一个肺栓塞的病例讨论了很久。在近期,医院还准备集体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交流学习,这是深圳市唯一一家定点收治医院,也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责任、担当、情怀、义务,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潘海恩说,市九院还在继续成长,疫情期间得到了来自全市各级的关爱,希望社会继续关注和支持。

【记者】欧雅琴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