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补助2万元!读懂南海区残疾人康复救助实施细则亮点

佛山残联
+ 订阅

残联君从佛山市南海区残联获悉,《佛山市南海区残疾人康复救助服务相关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细则”)已通过,将于4月5日起施行。新办法实施后,具有南海区户籍,符合救助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均为康复救助对象,比如“人工耳蜗植入”及“肢体残疾矫治”手术一次性补助标准为2万元/人。

南海户籍居民可按需申请康复救助

今年,佛山市民政部门将进一步梳理完善全市社会救助建设体系,不断构建和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大救助制度体系。

此次南海区出台细则,就是为了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体系,规范该区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

“相关实施细则以现有康复救助政策为依据,按照‘残疾类别分类救助’的原则进行编制,对现有散落在各个政策文件的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进行梳理汇编,参照周边地区对部分康复救助项目现行救助标准、结算方式等不尽合理完善的方进行适当调整。”南海区残联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全面梳理整合,避免了文件多、内容交叉、规定不明确等情况;通过适当调整,使补助标准更加公平合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

在细则中南海区进一步明确,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救助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均为康复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包含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

单人康复救助一次最多补助2万元

哪些残疾人是可以获得康复救助的呢?南海区此次在细则中分为两大类型来处理。

一次性补助的项目

如“人工耳蜗植入”及“肢体残疾矫治”手术一次性补助标准为2万元/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按照辅助器具种类、数量给予50元~1.3万元补助;“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标准为1000元/例,个人缴费不足1000元的按实际金额救助。

按照月、年为期限发放定额补助

听力、言语、智力、肢体(含脑瘫)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全日制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月,非全日制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2000元/人·月;低视力儿童补助标准为2000元/人·月;全盲儿童提供定向行走及适应性训练补助标准为3000元/人·次(限5年1次)。

肢体残疾人社区康复救助费用标准为2500元/人·年(自然年一年累计最高补助金额);精神残疾人住院补贴8400元/人·年(自然年一年累计最高补助金额);首次申请评残符合残疾标准并办理残疾人证的对象补贴标准为233元/例,个人缴费不足233元的按实际金额补贴。

“残疾儿童审批的康复救助时间我们要求不超过14周岁,如某残疾儿童8月15日满14周岁,4月10日提出申请康复救助,那么审批的康复时间为5月—8月,非5月—10月。”该负责人指出,已入读普幼、普校或特教学校的残疾儿童申请全日制康复救助服务时,申请材料需递交学校出具的休学证明、送教上门证明或请假条。有普校或特教学校学籍但没有就读的残疾儿童申请全日制康复救助服务时,申请材料需递交出具的休学证明、送教上门证明或请假条。

如何申请康复救助新办法

1

具有南海区户籍。

2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具有医疗诊断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诊断结果(或病历)的0—14周岁残疾儿童或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患者、区卫健和公安部门认定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首次评残办理残疾人证的对象。

3

救助流程:申请人将所需材料递交至户口所属村(居)委进行申请,村(居)委进行受理,资料无误后递交至各镇(街道)进行审核或审批,如需区残联审批,镇(街道)审核后递交至区残联审批。审批通过后,残疾人可享受补贴或相关康复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