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431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音乐,可以承载很多人的情感与思绪;而传统手工艺服饰,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不仅仅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与经历,更是成为了助力脱贫致富的法宝。旧衣物通过清洗消毒,再设计、优化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也谱写了另一段脱贫增收的故事。
“情相牵,爱相连,相依相伴到永远......”
这是扶贫歌曲《风雨并肩》里的一句歌词,反应出深圳金融系统里的扶贫干部到河源市贫困乡村帮扶脱贫,坚守一线的故事,也是近年来真正意义上讴歌深圳扶贫干部的暖心歌曲。在2021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天,这首动人歌曲再次响起主题为“橙心益拍 善聚未来”公益拍卖活动现场。
在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在凸显女性公益的慈善舞台上,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徐霞深情演绎着这首歌。她已经想不起来是第几次演唱这首歌了,但是歌词中对困难群众的关情和对脱贫攻坚的决心,依旧深深地触动她的内心。
“我曾经随政协去河源参加扶贫,原计划留在当地十天,但是各种因素,我当天就落荒而逃了。对于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干部群众而言,丢下妻儿老小,去艰苦陌生的农村开展工作和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曲折。扶贫干部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人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所谓伟大,则是把每一件平凡事做极致罢,并且坚持到底。坦言说,扶贫干部做到的事情,我做不到,因而他们在我心里就是伟大的人。”徐霞如是说。
当晚,和徐霞一起共享这份感动的,还有前来参与拍卖的各界爱心人士。此次公益拍卖活动由平安公益基金会联合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共同举办,以“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定制成品手包为主要拍品,善款将用于支持“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及乡村教育公益事业发展。
中国平安集团集团联席CEO兼常务副总经理陈心颖作为"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代言人,其代言形象片于现场首发。同时,出席这场女性公益慈善拍卖活动的,还有多位女性企业家、艺术家、媒体人、公益组织负责人并专门录制视频在妇女节来临之际支持"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
1
公益路上的风雨并肩
去年10月1日,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宣告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完满胜利。而在这背后,全国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深入贫困一线,积极帮助当地解决脱贫问题,留下了他们可爱的身影。
“两年前,深圳市扶贫办与金融团工委为歌颂扶贫干部,合拍了一个名为《一路有我》的微电影,作为经常前往扶贫村的公益热心人,词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写成了《风雨并肩》的初稿,拟作为微电影的主题歌曲。”徐霞回忆说。
2019年的某一日,一位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徐霞,问她是否愿意为扶贫项目演唱一首歌曲,与此同时对方也坦言,资金方面无法提供。当时的深圳,似乎还未真正有一首歌颂扶贫干部的歌曲。接到邀请的那一刻,徐霞感觉到了这首歌所具备的意义和力量。
“艺术家好像都是这样的,我可以分文不收,但我要保证这个作品是精品。”随后,徐霞推荐了深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彭振参与作曲,一同打造《风雨并肩》这首歌。
三天,72小时,是《风雨并肩》从无到有的时间。连夜的通宵给人感觉很疲惫,但是徐霞觉得,相比扶贫干部日夜的陪伴与坚守,自己也只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让徐霞没有想到的是,很多扶贫干部听到之后都不禁潸然泪下。简单的一首歌,让大家深藏已久的辛酸与疲惫得到释放,“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扶贫干部做点什么,我感到很欣慰”。
《风雨并肩》自发布以来,便获得了 “前海十周年原创音乐作品征集活动”金曲奖、深圳市委宣传部“音乐工程奖”,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扶贫公益歌曲。
中国平安也一直是脱贫攻坚的积极参与者,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派驻了数百名员工作为扶贫干部深入到河源、广西等贫困地区,帮助当地发展产业。值得一提的是《风雨并肩》MV拍摄地正是中国平安对口扶贫支援地-河源市紫金县,还以此作为平安扶贫主题歌曲,通过拍摄十分真实感人的MV,在公司内外播放,广受好评。
音乐,可以承载很多人的情感与思绪;而传统手工艺服饰,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不仅仅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与经历,更是成为了助力脱贫致富的法宝。旧衣物通过清洗消毒,再设计、优化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也谱写了另一段脱贫增收的故事。
有人说,音乐和艺术是相通的。在中国平安参与的众多扶贫项目中,徐霞对“妈妈的针线活”印象较为深刻。一针一线间,是彝族妇女走入社会、为家而“战”的决心和勇气。
资料显示,“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于2020年8月在四川凉山启动,通过旧衣回收、非遗设计、手工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让彝族妇女通过灵活就业实现脱增收致富,并向外推广凉山非遗文化与手工艺品。
中国平安认为,艺术扶贫的最大优势,是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并在多方助力下形成产业链。“妈妈的针线活”项目让大凉山中的彝族妈妈们,拿起手中的针线活,制成实用的工艺品,为自己“代言”。2020年11月底,项目的首批成品包包上市,参与项目的凉山妈妈人均增收2500元。
2
大山深处的“她”力量
作为彝绣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是“妈妈的针线活”项目的“致富带头人”。
项目举办至今,先后使用平安普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惠农金”用来支持缝纫机等生产物资采购,在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的工作坊举办非遗制作"致富带头人培训班",通过西昌非遗中心遴选参与项目的彝族妇女,并发动北京服装学院开展公益设计活动支持项目成品设计。
截至目前,贾巴子则已培训了98位当地的彝族妇女。这些妇女以前基本是在家里带孩子、种庄稼,每年的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妈妈的针线活”,让她们的生活发生改变。
听闻贾巴子则的故事,徐霞内心感触良多。近两年,社会上关于“独立女性”、“职业女性”的声量越来越大。实际上,基于外界环境和个人选择,有不少女性依旧是居家为主,身处大山之中的妇女更是如此。
“这群彝族妈妈,能够在家照顾好老人孩子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家庭创收,为社会绣出一幅幅绝美工艺品。”徐霞认为,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建设,白领出门上班创造价值,彝族妈妈在家刺绣同样创造价值,“她们的贡献是我们替代不了的”。
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在民族地区的乡村,女性的家庭地位和其收入息息相关。我们期望通过公益的力量,帮助大山里的妈妈获得更多的收入,不断提升家庭地位,并通过公益项目将非遗技艺传承发扬。
多年以来,平安关注女性发展。从乡村妇女关爱公益项目到女性专属保险产品、女性创业贷款支持,平安坚持将女性发展融入到业务创新中,以“有温度的金融”将关爱女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而在大山深处,除了这群彝族妈妈的力量,还有一群来自城市的“她”力量。女性撑起半边天,徐霞认为扶贫工作中女性的付出同样不可忽视。“女性的情感相对细腻温婉,是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有着特殊的意义。”
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今,大家都在提“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是不忘记最初的心愿。对于徐霞而言,这个心愿便是“音乐”。
从两岁开始学习音乐,三岁便登台演唱《看见你们格外亲》,徐霞自小一直在和音乐打交道。直到1990年,她应邀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
来到这里后,徐霞放弃了多年构筑的舞台荣耀,投身深圳特区,做过珠宝公司行政、图书馆副馆长等与音乐不相关的工作。按部就班上班下班,结婚生子,渐渐远离舞台和歌唱。不过,她一直没有忘记“音乐”,尽管没有出现在台前,始终坚持把音乐作为所爱携在身旁。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服务国家经济,保障社会民生”是其初心所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蛇口区委书记袁庚将马明哲提议带给北京相关领导时,信中写道:“可为蛇口工业区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到了2021年,中国平安依旧坚守这个“承诺”,而且逐渐发展出了初心、安心、舒心、暖心、爱心为主的“五心平安”,希望打造有温度的金融。
其中,“妈妈的针线活”只是中国平安打造“五心”的一个缩影。中国平安建立了产前致富带头人培训、产中金融保险助力产业发展、产后产销赋能于一体的产业扶贫闭环,并通过“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等三个保险产品兜底,建立起扶贫长效机制,“妈妈的针线活”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艺术扶贫的全新探索。
接下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而在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中国平安将持续深入推进三村工程,巩固扶贫成果,并将三村工程进一步融入到公司战略和经营发展中,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