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链条海洋预警减灾体系,这家粤企的产品派上大用场

南方+ 记者

“我们率先把图像识别技术引进海洋监测领域,结合多种监测手段,将海洋灾害预警时间从过去约2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约30分钟。”在位于广州番禺的广东海启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启星公司”)展厅,公司业务负责人林鹏向记者展示了企业打造的海洋预警减灾信息化建设项目。

1

该项目包括“网河区风暴潮精细化预报系统”“城市风暴潮应急辅助决策系统”“风暴潮智能监测系统”等。“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产业,同时又是易遭受海洋灾害袭击的地区。”林鹏介绍,为此,海启星自主研发、建设了国内首创的风暴潮智能监测系统。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风暴潮智能监测设备组网,结合AI图像识别、数值模拟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实现风暴潮灾害全时预警和精细化预报,为政府海洋减灾决策和群众避灾提供关键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由海启星承建的广州市网河区风暴潮精细化预报系统已经在广东省内落地,近年来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通过建立对珠三角增水影响的历史台风数据,构建历史台风风情雨水数据库,建立三角洲各潮位站风暴潮增水预报模型,实现台风暴潮沿珠江口增水过程预报。同时还结合堤防高程,渲染沿岸风暴潮风险等级,实现精细化预报。该系统在2020年台风“海高斯”和“环高”的防御中派上了用场,为应急辅助决策提供参考数据。1

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海洋装备就必须要国产化。海启星专注于海洋科技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性、系统性、国产化海洋装备研发体系。自主研发的波浪仪、温盐传感器、浮子水位计、激光水位计、视像水位计等产品,集成在综合浮标观测系统、海洋站观测系统、智能警戒潮位标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等设备上,可实现对海洋水文、生态、水质、气象全天候、不间断的动态监测,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除了海洋观监测、海洋预警减灾领域外,海启星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探索同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电脑屏幕上,某处海域溢油漂移、扩散的预测通过图像呈现,一目了然。针对日益加剧的海上溢油污染,海启星研发了“海上溢油模拟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海上风场、流场、岸线、水深等数据,通过溢油漂移预测模型,对溢油漂移和扩散进行轨迹预测。提供了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溢油应急处置等功能,全面提升区域溢油风险管控能力。

在海洋遥感应用领域,海启星还打造了国内首个为市县级用户定制的多要素集成及协同分析的可视化服务平台,运用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及区域性高精度反演算法,构建南海北部高时空分辨率海岸资源典型生境监测体系,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岸资源利用提供研判支持。

【记者】黄叙浩

编辑 吕虹
校对 吴荆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