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本是开心事,但遇到没有专业资质的房地产“黑中介”,就可能会变成“糟心事”。市民在买卖房地产交易中如何辨别“黑中介”呢?记者带大家进行了解。
近年来,我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综合配套设施完善等原因,吸引了不少本地、外地市民置业。在一些畅销楼盘附近,房地产中介林立。
区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潘宇峰介绍,目前我区已备案的房地产中介共438家。他提醒广大购房者,在选择房地产中介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合法合规的中介,切勿参与办假证、首付贷等骗取购房资格的行为,不要轻信购房返佣、返利等虚假承诺。
“应选择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备案资格证”的正规中介,相关资质可通过“惠阳区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中介号查询;在查看房源时,可要求中介出示业主委托书及相关证件证明,以便核实和保障房源的真实性;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惠阳区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 潘宇峰说。
去年,市民王先生就踩了“黑中介”的坑。他在淡水某小区购得一套二手房,由于中介不专业,导致他不单多花了钱,还惹上了官司。
市民 王先生:他们公司没有资质,不专业,导致首付款这些也不懂,买房赎楼也没有收对方的银行卡和保证金,所以给我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无独有偶,今年1月底,区住建局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淡水某房地产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对该公司进行通报,将其列入中介诚信黑名单。这家中介,正好就是王先生找的那家。
区住建局房管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专项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处理。广大消费者、购房者,一旦发现房地产中介违法违规、涉黑涉恶行为,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区住建局房管股股长 张佛彪:一是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工作,二是联合惠阳区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加强平时日常巡查,健全行业行规,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综合执法队,对房地产中介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我们也会在相关网站、公众号定期曝光一些案例,提醒广大市民避免“黑中介”。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丹丹、黄雯婷
编辑:陈丽 包寒
原创 转载需注明: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