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兰:翠色丽质,嫩爽无渣|佛味鲜生⑨

南方+ 记者

佛味鲜生 芥兰篇

(手机横屏,观看高清视频)

芥兰,又名芥蓝,相传因味如芥菜,色似蓼蓝而得名。芥兰的菜苔和嫩叶吃来淡爽而不硬,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在广东潮州,有“好鱼马鲛鲳,好菜芥蓝薳,好戏苏六娘”的俗语。苏轼也曾在其诗《雨后行菜圃》中夸赞过芥兰,“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写的正是芥兰爽脆鲜甜的口感。

芥兰在广东栽培历史悠久,为特产蔬菜之一,也是粤菜中上佳的食材。

芥兰,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有解毒利咽、消暑解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牙龈肿胀出血等也有辅助治疗效果。

具体来看,芥兰味甘,主要是因其含有机碱和奎宁(俗称“金鸡纳霜”)。有机碱,一方面会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增进食欲,另一方面还可加快肠胃蠕动,有促进消化之功。而金鸡纳霜,则有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之效,能起到消暑解热的作用。除此之外,芥兰内富含的膳食纤维,不仅能有效防止便秘,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的辅助功效。

芥兰喜温喜湿,耐热性强,需良好的光照,不耐阴。芥兰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时适合生长在25至30℃的环境中,土壤以最大持水量80%至90%为佳。主要产区有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种植的主要有广东登峰芥兰、佛山中迟芥兰,幼叶早芥蓝、柳叶早芥蓝、抗热芥蓝等。其中,颇受消费者欢饮的登峰芥兰和佛山中迟芥兰,均为中熟型芥兰,而幼叶早芥蓝、柳叶早芥蓝和抗热芥蓝则为早熟性芥兰。

登峰芥兰适应性强,皮薄肉厚,口感十分脆嫩。它的菜苔品质十分好,且第一侧蕾品质要更优于主苔。主苔节间疏,一般主花苔重50至70克。不仅口感好,登峰芥兰也颇有颜值,它的分枝力强,抽苔一致,因此外观整齐。由播种至初收登峰芥兰需约65至70天,可延续收获达50天。

佛山中迟芥兰,为引进培育品种,质脆嫩纤维少。它的叶片呈卵圆形,植株较高,生长势头猛,主苔较长而肥大,花球为白。佛山中迟芥兰之所以能够获得生产种植者的青睐以及消费者的认可,正是因为其品质优良。且产量高,供应期长。

■种植:

芥兰病害较少,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选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但需格外注意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采摘:

宜在清晨进行采收。为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可选择带幼嫩小花蕾的菜株,并在采收后进行预冷。此时需注意,采收后的芥兰尽量不要过水,这是保持其菜苔柔软爽口的关键

■采购:

选购芥兰时,以秆身适中为佳,一般过粗即太老。另外也需注意叶片是否浓绿整齐、圆滑鲜嫩,且没有黄叶和老化。

■烹调:

芥兰入菜部分主要是肉质茎和嫩叶,可以有炒、拌、烧、做配料、煲汤等多种做法;芥兰有其独特的苦甘味,若想去除,可在翻炒时加入少量糖和酒,以去苦;另外,芥兰茎较一般蔬菜更为粗壮,不易熟透,在烹制时多加入汤水,才能更好地保持其水分。

■保存:

芥兰的保存过程中,最易出现的是肉质硬化与开花落蕾。应对这两个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降低贮藏温度。

■食用:

食用芥兰需适量,数量和频率都应有所控制。岭南医籍《本草求原》中也曾有记载,芥兰“甘辛、冷,耗气损血”。

▼腊肉炒芥兰

▼寻味指南:

生产基地:佛山市三水区芦苞健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健叶大道1号

联系方式:0757-87230303

【撰文】冯颖妍

【制作】李嘉欣  杨馥铫


●点击寻觅更多佛山好味

粤菜师傅 佛味鲜生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