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中医|枇杷的叶、花、果、核、根均可入药?跟着杜甫的《田舍》了解一下!

广东省中医院
+ 订阅

赏原诗: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大小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则被称为“诗史”。

诗文赏析:

《田舍》是诗人杜甫初夏时节所作。

诗的前两句叙写村居的荒僻。描绘了诗人居住在田间农舍旁,江河弯弯,清澈见底。推开柴门走出农舍,门前的小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周围荒草丛生,丝毫感受不到都市的繁华之气。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诗人倒也懒得整理衣冠,只是穿着随意地欣赏着周边的田园景色。

后两句状言景物的幽闲。榉柳的枝叶此时尚未生长茂盛,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稍显羸弱。但此时的枇杷果已经成熟,黄澄澄地挂满树梢,远远地便能闻到一股清香。屋旁的江水涨高了,鱼儿纷纷跃上江面,渔民带着鸬鹚在江中忙碌着,收获满满。

整首诗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让人感受到,作者虽身处荒僻之地、远离城市,但有这些美丽的田园风光相伴,生活也显得闲适自在。诗末的“枝枝弱”对“树树香”,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是让整幅田园画卷跃然眼前,让人心生向往。

学中药:枇杷

诗中出现的中药是:枇杷。枇杷作为蔷薇科枇杷属的植物,不仅具有独特的绿化观赏价值,而且枇杷全身都是宝,其花、果实、叶子、果核和树根都是不可多得的良药!现在,让我们带着那份诗意的向往之情,一起走近那棵魏然挺拔的枇杷!

枇杷花

1

枇杷花

枇杷花是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花。于冬春季节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即可。枇杷花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其味淡,性平,归肺经。

据姚可成《食物本草》记载(枇杷花):“治头风,鼻流清涕。”因此,枇杷花具有疏风止咳、通鼻窍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和预防头风,鼻塞流涕,虚劳久嗽,痰中带血的症状。

平日里,我们可以取6-12克枇杷花加适量蜂蜜制成花茶服用,不仅能润喉止咳,而且能解表疏风。

另外,对于迁延不愈的久咳、燥咳、咳喘,及慢支、肺气肿患者,可以用枇杷花15克+陈皮5克+南北杏仁15克一起炖鹌鹑。

但是,食用者需注意自己是否对花粉过敏。

枇杷果

2

枇杷果

枇杷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果,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俗话说:“三月枇杷出好世”。眼下正是阳春三月好时节,树上的枇杷正日渐成熟。

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枇杷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被誉为“果之冠”,因此,历史上枇杷果常被作为贡品。

中医认为,枇杷果味甘、酸,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主要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咳嗽,或咯血;咽干口渴,或胃失和降,干呕不欲食等情况。

枇杷虽好,但不宜多食,否则易发痰热、损伤脾胃。而且,枇杷果最好要熟透才能剥皮吃,否则易导致咽喉不适甚至腹泻。另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

鲜枇杷叶

3

枇杷叶

枇杷叶是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本草再新》言其:"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因此,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症。另外,枇杷叶如经蜜制,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肺燥咳嗽的效果尤佳。

蜜枇杷叶

一般认为,枇杷老叶比嫩叶的药效要好。因此,我们可以用老叶刷去叶子背后的绒毛,切碎,然后再用细密的纱布包着煮水喝。不仅对于黄痰咳嗽、呕逆烦渴者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也可以预防四时流感。另外根据个人也可以,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或配伍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注意事项:用前须去毛。且不适于胃寒所导致的呕吐,以及风寒引起的咳嗽。

4

枇杷核

枇杷核是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有小毒。《本草再新》言其:“治疝气,消水肿,利骨节;治瘰疬。”。因此,枇杷核具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疝气,水肿,淋巴结结核,瘰疬。

但是,请注意:枇杷核内服不宜过量,3-9g即可。过量内服会中毒,甚则死亡。而且,须煮水喝,不能生吃!

推荐食疗:枇杷核15克,甘草和橘皮各6克一起煮水喝。对于肺经有湿热,咳痰者有很好的缓解功用。

5

枇杷根

枇杷根是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根。其味苦、涩,性平,无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言其:"镇痛,下乳。"因此,枇杷根具有清肺止咳,下乳,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结核咳嗽,乳汁不通,风湿痹痛。

推荐药膳:枇杷根30克,猪脚一只,加适量黄酒一起炖。对于素来风湿导致的关节疼痛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特别提醒:路边绿化带种植的枇杷,因长年累月有重金属等污染。所以,其花、果实、叶子、还是树根,都不建议使用。

来源:“胡世云主任”公众号

执行编辑:朱海媚 查冠琳

审核校对:何明坤

责任编辑:宋莉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