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1岁,患上乳腺癌,已经化疗6次……”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 订阅

在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的母亲对他说:“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得到什么……”

不痛不痒,

我怎么就得了癌症?

31岁的小丽(化名)就因自己一次意外的发现,顿时感觉到重重的打击。

入院前一周,小丽在一次洗澡中无意间摸到自己的右侧乳房有一个肿物,如一颗红枣般大小。

小丽停下来仔细观察了这个“突然长出来”的小肿块,没有红肿,摁着也不痛,乳头乳晕也没有什么异常。

“只是一个小肿块而已,先看看它会不会自己消掉吧!”小丽心想。

一个星期以后,右乳的肿物并没有自行“消失”,于是小丽来到了松岗人民医院甲乳外科门诊。

在常规的B超检查中,提示小丽的右侧乳房有一低回声团块,为求进一步诊治,她住进了甲乳外科病房。

在随后的检查中,医生告诉她,这一个直径大约2厘米左右的肿块回声并不均匀,边界欠清楚,边缘毛糙,形态也欠规则,年轻的小丽有可能患上了恶性肿瘤——乳腺癌。

但最终的诊断需手术切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得出。

此时的小丽很难想明白: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不痛不痒的一个小肿块怎么会是癌症呢?况且自己还这么年轻,乳腺癌一般不是中老年妇女才得的吗?

为了找寻“答案”,小丽和家人同意进行手术,切除右乳肿块。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甲乳外科团队为小丽在局麻下进行“右乳包块切除术”。

术中医生发现,小丽的右侧乳房内的包块边界不清,无完整的包膜。

团队小心翼翼地将包块完整地切除后,将肿物标本送去病理检查。

遗憾的是,病理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测:右乳浸润性乳腺癌。

恶性肿瘤,最怕的就是扩散与复发。为了预防癌症进一步扩散,挽救小丽的生命,甲乳外科团队在全麻下为她完成了右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扩张器植入术。

手术后,小丽进入了规范的化疗周期,已顺利化疗6次,目前病情平稳。

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男性也可能得乳腺癌。

有人说,这种不痛不痒毫无征兆的癌症简直太可怕!对于女性同胞来说,尤其谈“乳腺癌”色变。

为什么好端端的乳房会生病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沉默的“杀手”——乳腺癌。

女性乳房肿瘤的发病率甚髙,分为良性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多,约占良性肿瘤的75% ,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约占良性肿瘤的20%。

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98% )是乳腺癌(breast cancer),肉瘤少见(2% ) 。

男性乳腺癌极少见,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所以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属”疾病哦。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 10%,并呈逐年上升以及年轻化趋势。

病因不明,

但这些都是高危因素!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

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2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上升,45 ~ 5 0岁较高。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更年轻。

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晚与乳腺癌发病均有关。

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 ~ 3倍。

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有争论。

另外,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

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症状容易被忽视,

常为无意间发现。

早期表现是病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常是病人无意中发现。

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

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乳房局部隆起。

若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酒窝征”。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之缩短,可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肿瘤继续增大,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侵人胸肌筋膜、胸肌 ,以致肿瘤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如癌细胞侵入大片皮肤,可出现多个小结节,甚至彼此融合。有时皮肤可溃破而形成溃疡,这种溃疡常有恶臭,容易出血。

乳腺癌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腋窝。

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以后数目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

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多种检查可选择,

确诊须经病理检查。

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MRI)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确诊乳腺癌,要通过组织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三步即可自查

乳房是否健康

广大女性朋友可以通过“一看、二触、三捏”来定期自查,确保乳房的完美和健康。

乳房自查

一看

· 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皮肤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的突起等。

二触

· 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

(注意: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以为肿块。)

三捏

· 最后是乳房中央的乳头及乳晕区,可以轻捏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溢液。同法检查对侧。

乳房自查时间最好选择在月经之后3-7天进行,每月一次即可。

乳腺癌可以预防吗?

乳腺癌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难以提出确切的病因学预防(一级预防),我们能够做出的建议是

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相关预防

01

减少含雌激素类药物、食物的摄入;

02

规律饮食和作息;

03

少食用煎炸、高糖、高脂食品,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04

保持心情愉悦与合理安排体育运动、睡眠;

05

对于育龄期妇女而言,尽早生育和哺乳都是有益于乳腺癌的预防的。

早发现早诊治的二级预防最为重要

从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现的治疗情况来看,除个别乳腺癌外,大多数类型的乳腺癌早期发现后,其预后都是非常理想的。

重视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二级预防),经普查检出病例,将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

在我国一般推荐乳腺超声联合钼靶作为筛查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乳腺癌不是女性的专属疾病,男性也需要提高防病意识,如若出现乳腺局部的相关病变,千万不能因为害羞而拖延就医。

发现以下症状赶紧就医

如发现乳腺内肿物、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双侧乳房不对称等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目前宝安区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开展免费的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我院为定点免费筛查的医疗机构之一。广大女性朋友可于我院微信公众号预约。

专科简介

目前我院已开展乳腺包块的穿刺活检、微创旋切活检、微创切除手术项目。开展了乳腺癌的保乳治疗,扩张器置入二期假体置换,一期假体置入等乳腺癌整形手术、乳腺癌的术后综合治疗等。

同时我院特别聘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朱易凡教授团队。

(朱易凡教授在我院出诊)

通过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手术、疑难病例讨论以及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对我院甲乳外科进行技术指导,帮扶提升甲乳外科整体学科水平,也使更多患病群众在不跑远路即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节约时间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实实在在使群众获益,提升就医服务获得感,为辖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特聘专家简介

朱易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甲状腺乳腺外科

擅长对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的规范化和个体化综合治疗。能熟练完成甲状腺和乳腺疾病领域的各类手术,对乳腺癌常规进行标准化的淋巴清扫及术后的综合治疗;对甲状腺癌的全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及保护甲状旁腺组织,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并对病人后续的碘131治疗及服用甲状腺素治疗给予全程指导。对甲状旁腺疾病的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对手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完成的甲状腺、甲状旁腺及乳腺三级以上的手术达700余例。

社会兼职

美国M.D.Anderson 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CTA)青年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互联网医疗项目组副组长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分会华南乳腺癌临床研究协作组(SCBCG)核心成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聘审稿专家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客座教授

广东中能建电力医院特聘专家

曾参与或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大学211工程基金、广东省卫生厅及中山医科大学科研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达几十篇,SCI文章达十余篇。

专家简介

王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超声医学科

从事腹部、小器官及肌骨超声病变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10余年,尤其擅长甲状腺乳腺微小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肌肉骨骼、外周神经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以及男性不育的超声诊断。

研究方向:a)男科超声;b)肌骨超声;c)浅表器官超声;d)疼痛介入治疗。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分会痛疼治疗学组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肌骨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肌骨、浅表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男性健康保健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超声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临床医学会肿瘤微创诊疗专委会委员

广东临床医学会超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性功能障碍康复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健康保健协会男性保健分会常委

温馨提示

我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会定期发布特聘专家出诊信息,各位市民朋友如有甲乳外科相关疾病的诊疗需求,可关注预约咨询。

编辑制作|健教科

审核|叶永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