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了,擦点药油就OK?正确的做法看这里!

广州市健康教育所
+ 订阅

生活中,走路或运动时不小心崴到脚,你的处理办法是不是这样的?

轻微疼痛,转转脚踝,还能走就不管它了;

疼痛难忍、脚腕红肿,简单抹点药油;

很多人都觉得“崴脚”是小事一桩,很少去医院看。可有些人崴了一次之后就出现经常崴脚,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一次崴脚后,会“经常崴脚?”

“崴脚”,在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扭伤,一般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之一。

踝关节扭伤有很多种,根据“崴脚”方向分为以下三种,而内翻位的扭伤是最常见的一种。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曾经也有崴脚的经历,似乎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也没有遗留太多的后遗症。

实际上,踝关节外侧韧带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多数的踝关节扭伤患者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后韧带可以完成自我修复。

但如果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没有及时修复,韧带松弛,踝关节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就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这种以反复扭伤脚踝为临床表现,就是俗称的习惯性“崴脚”。

“崴脚”后如何正确处理?

当发生崴脚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对防止踝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尤其重要。请记住R-I-C-E原则!

休息(R):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

冰敷(I) :立即用冷毛巾或冰敷患处15-20分钟,伤后48小时之内每隔2-3小时用冰敷一次,有利于消肿、止痛。待红、肿、热、痛消失后可转为热敷。

加压包扎(C):怀疑有内出血,最好加压包扎,减少出血和肿胀,稳定脚踝、减轻疼痛。注意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

抬高(E):抬高患肢,要求高于心脏水平。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了皮肤瘀斑、明显肿胀,及时去医院拍X片或CT,排除骨折。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石膏固定或支具固定,并口服消肿、止痛药物。

习惯性“崴脚”,运动疗法来帮您!

习惯性“崴脚”,还可以治好吗?

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下肢的平衡能力,通过对肌肉即动力装置的增强来弥补关节的不稳。因此,运动疗法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首选治疗方式。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的专家们针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制定了一份运动处方。

预防崴脚这样做!

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日常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要做好自我保护。预防崴脚,需要注意:

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运动后拉伸和放松。

选择比较平坦的场地,穿着舒适或保护脚踝部位的鞋。

运动要适可而止,避免疲劳性损伤。

从高处下落时,要注意把脚掌落地的姿势放平,避免直接脚尖着地。

参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科技日报、丁香医生;

编辑:敏敏、阿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