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东莞市消费者委员联合发布的《儿童读物印刷品安全性比较试验报告》显示,价格并非决定儿童读物质量的主要因素。
此外,此次测评中,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超标成不合格主要原因,不合格的儿童读本甚至包括平台畅销书《大熊先生盖房子》。
6项指标进行检测
市面上的儿童读物是否安全?在品牌众多、种类繁多的产品中,消费者如何选择安全的儿童读物呢?这些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
2020年9月到12月,广东省消委会指导东莞市消委会开展了儿童读物印刷品安全性比较试验,委托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
此次报告中,比较试验的样品界定为精装类儿童读物,均由工作人员模拟实际消费购买。购样渠道覆盖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共计25款(其中线下书店购买12款,线上平台购买13款)。购样价格从14.4元到58.6元不等。
本次比较试验注重产品的安全性,采用CY/T 132.1-2015《绿色印刷 产品合格判定准则 第1部分:阅读类印刷品》和GB/T 30325-2013《精装书籍要求》两个标准。对样品的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游离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迁移性元素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成品质量等6项指标进行检测。
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超标成不合格主要原因
测试结果显示,25款儿童读物的甲醛含量、可迁移性元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均符合标准要求,但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包括《怎么对付一只猫头鹰》、《大熊先生盖房子》等在内的8本读物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行业标准规定限值为800mg/kg,8款产品分别超出1%至207%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上榜的《大熊先生盖房子》是当当网童书畅销书。
据介绍,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危害是不易被分解,在人体内蓄积后,会削弱人体免疫力,会阻碍伤口的愈合等。
此外,报告指出,有1款邻苯二甲酸酯检出值超过标准要求(行业标准规定限值为0.1%,该产品检出值为0.199%)。邻苯二甲酸酯又称增塑剂,被普遍应用于塑料、纺织和涂层产品中。儿童读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可能来自于印刷、胶黏剂和涂层等,同时,回收纸作为造纸原料也是其来源之一。
报告对于儿童读物的基础指标(成品质量)也做了测评,本次测试的25款儿童读物中,24款儿童读物成品质量合格,仅1款儿童读物成品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圆背弧度。
与此同时,本次比较试验的25款样品价格从14.4元到58.6元不等,均价为36.53元。比较试验结果显示,9款不符合标准的儿童读物均价为37.28元,高于全部样品的均价,且25款样品中价格最高为58.6元的儿童读物样品也不符合标准。上述结果表明价格并不是决定儿童读物质量的主要因素。
购买儿童读物注意是否带有“中国环境标志”
为进一步发挥比较试验的科学引导作用,广东省消委会、东莞市消委会结合此次发现的问题,作出了三点消费提醒。
一是购买时“闻一闻、看一看”。闻一闻产品是否有明显异味,看一看产品是否印有“中国环境标志”或是否明示其环保质量达到相关环保标准要求;是否存在油墨较易蹭掉等影响阅读使用的问题;翻阅检查是否存在掉页、散页、倒装、混装等影响使用的严重质量问题;选择精装图书时,尽量选择书壳为圆角的精装图书,以免戳伤儿童。
二是使用前“放一放,吹一吹”。将儿童读物尤其是密封包装的精装儿童读物包装彻底拆除,放在远离儿童的阳台或窗口等通风较好的地方数日,使残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尽快挥发扩散后再给儿童使用。
三是使用过程中,家长应尽量避免儿童用手蹭印刷图文,以防儿童将印刷油墨蹭在手上后再吮舔手指,更好保护儿童健康。
说明:测试结果的优劣比较以星级评价法表示,“★”符号越多,表示质量越好,本次测试结果以综合评价方式表示结果,产品综合评价最高为5★。比对测试以其中的重要指标五大项为得分项目,每一大项目合格得1★,不合格则不得★。若基础指标不合格,或重要指标大项中存在有两项及两项以上小项不合格,则扣0.5★,以☆表示,如此类推。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编辑:黄芳芳,申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