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2.2分《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告豆瓣失败,豆瓣评分靠谱吗?

南周知道
+ 订阅

今日话题

字数:2604阅读时间:4.5min

资本和水军多多少少都干涉到一些评分体系,豆瓣也应切记,不能挥霍自己的公信力,不要让评分系统妥协于金钱。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豆瓣等电影评分平台的可信度。

(视觉中国 / 图)

毕志飞与豆瓣之间的法律纠纷,落下帷幕。

近日,网络上披露了北京实传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毕志飞)与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网络(豆瓣)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判决结果显示,豆瓣胜诉。“毕志飞起诉豆瓣被全部驳回”随即登上微博热搜。

事情得追溯到3年前。2017年9月22日,毕志飞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以下简称《逐梦演艺圈》)全国公映。在豆瓣,电影评分持续走低,最终以豆瓣2.2分(豆瓣最低分是2分),成为豆瓣“史上最烂电影”。

毕志飞先是发文控诉他的电影被豆瓣给黑了,“一个青年导演花十二年心血认认真真给中国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之后更是愤而提告豆瓣,展开一场耗时近3年的拉锯战,以毕志飞败诉告终。

豆瓣胜诉了,但这意味着豆瓣就绝对公正吗?日前有媒体曝出,豆瓣水军横行,明码标价。记者拿到的报价表显示,买一条豆瓣“想看/想听”的价格是2元,一条“包显示短评”的价格是15元,一条包显示长评(剧评)的价格是20元,一条“点赞/有用”的价格是1元,“举报”一次的价格是3元,投票、小组发帖、开分、涨分、评分维护等情况需要具体协商。

看一部影视剧之前先看豆瓣,是很多观众的习惯,豆瓣评分真实可靠吗?水军会主宰豆瓣评分吗?

水军出没于任何评分系

当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影视剧评分系统,除了豆瓣以外,就是猫眼和淘票票这个购票平台。随着网络购票的流行,80%-90%是网络购票,猫眼和淘票票上也积累了大量评分用户。

但不必讳言,有评分体系,就一定有水军。水军现象不仅存在于豆瓣,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平台。这并不是豆瓣第一次被曝出有水军,几乎每一年都会有类似的新闻报道。但为什么都存在水军,豆瓣的评分体系还是被网友们认为相较之下还算靠谱的?

原因之一,豆瓣是诸多评分体系里,受资本直接干预较少的。像猫眼和淘票票,并不仅仅是购票软件,它们同时也参与不少电影的出品和发行。这一次春节档,猫眼和淘票票都参与到几部大片的出品或发行里。比如猫眼之于《你好,李焕英》《人潮汹涌》;淘票票之于《刺杀小说家》《新神榜:哪吒重生》。有意思的是,至少是春节档这几部电影,猫眼参与出品的电影,其在猫眼的评分都高于在淘票票的评分;反之亦然,淘票票出品的电影,其在淘票票的评分,都高于其在猫眼上的评分。瓜田李下,总是引人联想。

其次,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体系,更偏向于商业片,只要是部商业片,在两个平台评分都不低。像《你好,李焕英》在猫眼评分9.5分、淘票票9.3分;《唐人街探案3》在猫眼8.8分、淘票票9分,差距并不大。但文艺片在这两个平台,无一例外全部扑街。譬如大鹏好评如潮的《吉祥如意》,猫眼和淘票票评分分别为7.9分、8.1分。因此,猫眼和淘票票更像是商业片指数,资深影迷参考价值相对弱一些。

当然,每一个平台都有反水军机制,水军号称有作用,但是否有作用还未可知。

比如豆瓣一直号称有反水军机制。豆瓣的评分不仅仅是把所有用户打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评分的人数那么简单;豆瓣的程序会根据每一个评分用户注册的时间、使用时长、评分的频率、短评的质量、是否多个账户在同一个IP地址登陆等指标,判别每一个账户的权重。

如果是匆忙注册的新用户,或者一个IP地址50个账户打分,那么评分可能会给豆瓣判定无效,或者权重非常低。与之相对的,如果是贡献大量优质影评内容的优质用户,其评分权重就会提升。

因此,很多水军虽然号称可以号召人去打分,打出的分数却很有可能被判定为“非正常评分”而不纳入统计。水军看上去是给客户干活了,干的活可能无效;我们看到短评页面齐刷刷的五星,但不影响豆瓣开分时这部剧评分并不高。

可以说,资本和水军多多少少都干涉到一些评分体系,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书影音评价系统,豆瓣被网友评价为可信指数相对高一些。豆瓣也应切记,不能挥霍自己的公信力,不要让评分系统妥协于金钱。

(视觉中国/ 图)

豆瓣评分也“通货膨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豆瓣的评分体系没有挑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水军的功力也在不断提升。

读者可能还记得王一博粉丝“豆瓣养号”风波。有图书编辑在豆瓣发文控诉王一博粉丝在豆瓣养号,造成其编辑的《记忆记忆》图书页面注水短评成灾。《记忆记忆》一书篇幅长达23万字,光注释就有200多个,这样一部并不易读的长篇小书,在一天之内多出了上百条标注“读过”的点评,其中大部分来自王一博的粉丝。同时受到冲击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

粉丝控评也就算了,可为什么要控评到与王一博无关的书籍上去呢?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提升豆瓣账户的权重。粉丝们为了避免自己的豆瓣账号被打成水军,平日里就会先把这个账号“养”起来,有事没事给其他影视剧或者书籍打打分,发发短评,“骗”过豆瓣的程序,让自己的账号被后台认定为资深账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待爱豆作品上新时,能够帮爱豆控评,提升在豆瓣上的评分。

并不只是王一博的粉丝在豆瓣上养号。不夸张地说,可能几乎所有顶流的粉丝,都在豆瓣养了账号。这些账号不仅能在爱豆作品上新时发挥重大作用,也能在爱豆对家作品上新时发挥作用:一个打好评,一个成为“黑子”打差评。

豆瓣评分,成为粉黑大战的又一个战场。与其说是水军入侵豆瓣,毋宁说是饭圈入侵豆瓣。饭圈并不会在根本上撼动豆瓣评分的公正性(他们主要在与流量有关的影视剧上出动),却还是对豆瓣评分体系造成影响。

一方面,在一些流量参与的影视剧上,出现了粉黑大战。也即,豆瓣评分打一星和打五星的比例最大,并且几乎一致。王一博的《有翡》、肖战的《斗罗大陆》都出现这样的评分形状。很多粉丝打了五星,与此同时很多黑粉打了一星。粉黑大战的剧,让豆瓣评分失去了价值。

另一方面,只要是个流量都有粉丝养号,而三四线的流量不像顶流那样“树大招风”,他们参演的影视剧很可能是默默无闻开播,没什么人关注也就落幕了,只有他们的粉丝勤勤恳恳在豆瓣刷分。因为流量不大、没什么人看,粉丝控评刷分就更容易了。这就造成豆瓣评分的“通货膨胀”,只要是个流量主演的影视剧(尤其是网剧),在豆瓣评分基本都是7分起跳。

跟几年前相比,这两三年豆瓣评分总体上是上涨了。只要有流量参演,烂剧也能及格;6分剧被打到7分;7分剧就能被拉到8分。豆瓣分数通货膨胀,也是在拉低优秀的水准,最终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可能跟着被拉低。

因此,豆瓣与水军的战斗须永不止步。尤其是,对于豆瓣养号的粉丝,的确是得拿出应对的法子。否则时间一久,积重难返,豆瓣也会失去用户的信赖。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