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振兴粤酒一直是广东酒业的头等大事,在3月7日举行的“2021酒业广东论坛”上,如何振兴粤酒再度成为热点议题,“粤酒突破百亿大关”成为未来五年的目标。
然而,振兴粤酒的呼声虽高,但似乎总给人一种“差一把火”之感。当下,四川、贵州等优势产区抱团来粤推介,浓清酱一线品牌纷纷杀入广东市场分羹,中国酒业泰斗梁邦昌发出“兵临城下,粤酒振兴已经迫在眉睫”的呼吁。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振兴路上的粤酒能否点燃燎原之火,真正展现酒业市场的广东力量?
一问▶▷
如何实现品类突围,让消费者爱喝米香酒?
过去一年,是酱酒品牌迅速壮大的一年。从茅台一枝独秀,到茅台引领,习酒、郎酒、国台、钓鱼台等酱酒品牌强势提升,在广东、山东、河南等酒类消费重点市场,已形成酱酒品牌的集群效应。
与酱酒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酒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而综观中国白酒市场发展,经历了从清香热到浓香热,再到现今的酱香热,有观点认为接下来该轮到米香热了。
对此,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认为,香型轮回是伪命题,品类是中程,品牌是远程,品类竞争的核心是差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洋河等名酒品牌,都是通过品类差异化实现规模头部化。茅台是酱酒的老大,五粮液是浓香的老大,米香还没有真正的老大。”杨光说。
中国酒业泰斗梁邦昌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在更大的区域和其他香型比较起来,广东米酒确实还有一定差距,但广东米酒在海内外有接近一个亿的消费群,这说明广东米酒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好酒。“米香型酒想要突围,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从目前来看,品质优化、品质升级是可以做到的,目前许多广东酒企也都在做。”
那么,米香型白酒如何才能实现品类突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给了两个建议,一是希望米香型同仁坚守下去,坚持自己的特质,精耕细作;二是引领中国酒类市场潮流的广东酒商,能够“拉粤酒一把”。
在广东石湾酒厂集团董事长范绍辉看来,粤酒结对大商,从品牌打造、产品渠道拓宽和消费者培育等诸多方面,可以加速粤酒产业及广东酒商的全国性提升及壮大发展。“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大商的支持协作,粤酒需要粤商的支持共进,粤商做粤酒应成为行业的一种共识。粤货北上和粤酒全国化实现同步推广,粤酒结对大商有利发展共赢。”范绍辉说。
据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彭洪介绍,目前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正在陆续推出米香型酒标准、黄酒标准、年份酒标准、广东酒厂等级认证标准等。事实上,米香型酒标准已有一个国家标准,为何广东还要再推出一个?“国家标准跟我们广东标准有差异,如果我们要保留原汁原味,显示我们的特色,就要制定我们的标准。”彭洪解释道。
粤酒的产品风格清雅纯净、饮后清新,是中国白酒两大风格之一,具有全国适应性和国际潮流特点。“粤酒配粤菜”的说法在广东酒业提了很多年,借助粤菜高端品牌形象以及广泛影响力,把粤酒推出去是行业内普遍认同的传播方式。梁邦昌认为,在“粤酒配粤菜”上,目前弘扬“适配”的力量不够,而“匹配”上已明显落后于市场。“北京二锅头可以借鉴,它通过品质优化、文化护航,实现横向扩展、纵向升级。粤酒升级跟上时代发展,更好地匹配粤菜是很重要的一个举措。”
如何让消费者爱喝米香酒 ?广东远航酒业集团董事长关正生认为,在品质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还要让粤酒文化让消费者能够感知,去品味,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专注坚守和战略定力。未来除了在硬件部分不断扩大投入,保障产品质提升、档次不断拉升外,在文化赋能方面,也将不断加大投入。
二问▶▷
如何实现价值回归,在中高端市场立足?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酒类市场体量约560亿元左右,虽然相比2019年下滑了约3%,但是白酒品类实现了增长且是唯一增长的品类,特别是6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增速非常快,增长速度高达26.7%。这意味着广东的高端白酒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
然而,一直以来,粤酒深受“低度、低值、低档”困扰,不敢涨价,没有享受到酒类市场结构化增长的红利,这导致粤酒虽然量大但市场份额很小,全省产值只有牛栏山酒厂的一半。与粤酒曾经同样以光瓶酒、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牛栏山,通过产品升级与品牌全国化的发展路子,在2019年销售额取得了100亿元的突破。
在3月7日举行的“2021酒业广东论坛”上,范绍辉作了“自信,才能振兴粤酒”的主题演讲,他在现场晒出的一张价格表和一张广告图,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国务院财贸办公室1962年发布的一份《名酒和地方名酒、啤酒价格调整表》显示,贵州茅台酒为2.97元/斤,佛山玉冰烧为2.19元/斤。
“在上世纪60年代,粤酒与全国名酒处于同一‘起跑线’,粤酒与现时一线名酒在本质上应没有太大差距。”范绍辉表示,很多人认为,米酒就是便宜的、低端的。“五谷之首”大米为原料,最贵原料自然产出最高价值,米酒这么低价不符合逻辑。
反思粤酒落后的真正原因,范绍辉认为,一是产品结构不升级,二是偏重本地市场。“粤酒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得到社会的价值认可,充实粤酒文化内容,强化文化表达,升级文化体验,普及和强化社会对粤酒文化和粤酒价值的认知。”范绍辉表示,放眼全国,白酒消费都是本地人喝本地酒的习惯,有很强的“本地化”结构,而广东中高端酒基本缺席,这不符合消费规律,粤酒有很强回归潜力。“近几年来,原来深受广东本地人喜爱的洋酒大幅下滑,这部分广东人最有可能转移接受粤酒,而之前,这种档次粤酒尚未发力,有现实市场空间。”
陈太吉酒庄酒,定价为6000元/升
梁邦昌表示,粤酒曾经错失了两次扬名和发展的机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突破低端文化的局限。2020年8月,定价6000元、规格1000mL的陈太吉酒庄酒正式上市,这被认为是广东石湾酒厂集团在推进“粤酒振兴”行业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继“开库大典”后,陈太吉白酒酒庄文化复兴战略的再一次落地。对于陈太吉酒庄酒的上市,梁邦昌作出了“振兴粤酒迈出了关键一步”的评价。
业内有观点认为米香高端化是个伪命题,对此,杨光表示“不认同”。“有人认为省酒的品牌力不行,不能做高端,但其实是认知限制了省酒的高端化规模。”杨光表示,粤酒在品类传承和创新、文化营销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但在体验营销、人群扩张、消费引领等推广基础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杨光表示,白酒是逼迫式的口味经济,品鉴和获得优质消费客户是关键。不管是大众酒还是高端酒都需要形成特定的品鉴规模和品鉴习惯,人海战术、经销商突破、团购商突破、终端突破和企商团购是米香高端主流化必然要经历的,就像酱香要把浓香酒做过的关键动作再做一遍,米香酒也要有此动作,提升基础能力。
三问▶▷
何时走出广东,不再“兄弟内斗”?
广东被誉为酒业高地,经济发达、消费力强、消费面广,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名酒纷纷南下将其作为重要市场。与此同时,一直囿于广东的粤酒品牌,其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彭洪认为,经营思维保守、缺乏危机意识,是粤酒遭受外来品牌冲击的主要原因。“原来米酒在广东就卖得很好,因此企业认为在消费层面没有问题,缺乏创新和改变的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广东米酒的品类、口感、价格都比较稳定。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粤酒企业没有因势而动,逐渐落后了。”
“粤酒振兴的火没有烧起来,感觉一直都是温温的。”杨光表示,粤酒只要把广东市场做起来就是全国强势品类,从发展逻辑上讲,广东米酒有品类、消费文化加持,只要在本省发展起来,就不会陷入与全国名酒对抗的发展危机,“但粤酒没有在本省市场做起来,尤其是广州和深圳这两大市场。”
杨光还指出,可能是广东市场“太养人”,广东酒不愿往外扩张,但是“温水煮青蛙”,最终可能会被时代慢慢抛弃。“2021年,中国酒企将全面进入头部化竞争时代,而广东酒企不敢往外扩张,不扩张就做不大。”
2020年底,广东石湾酒厂集团临澧基地——常德石湾酒厂正式揭幕,揭开了石湾酒厂集团开拓全国市场的新篇,也为粤酒全国化开了头。“广东酒一直在广东地盘,没有走出广东。几兄弟在那斗,外省酒长驱直入,在防守的过程中,广东地产酒的市场被一点点蚕食。”范绍辉希望,“粤酒能够团结一致,抱团共赢,共同树立起粤酒文化自信”。在粤酒品牌、产品、行业地位、消费格局全面提升的推进下,在目前50亿元规模的基础上,到2025年突破百亿大关,交出一份真实可观的粤酒振兴成绩单。
【记者】赵兵辉 周中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