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节假期,相信大家仍意犹未尽
而提到广东人爱囤的年货清单里
干货海味绝对榜上有名
干货海味有什么特别的吸引之处
让一向口味请淡的广东人
对这咸香的口感爱不释手?
干货吃多了,会不会增加致癌风险?
科普君为你揭秘这道粤式美味!
01
被忽略的“年味担当”
粤式名菜中的“金牌绿叶”
正所谓“无鸡不成宴”
鸡一直是广东人春节餐桌上的主角
但说到广东人传统年菜
干货海味是被忽视的“年味担当”!
盆菜由干鲍、瑶柱、香菇、花胶
金蚝、海参等足料海味组成
并通过对食材巧妙地层层叠放
寓意着喜庆团聚与美满
十足的意头
让盆菜成为广东春节年夜饭首选
干货海味作为年味“扛把子”
不仅在年夜饭中表现突出
早在腊月,它就充当起“年味气氛组”
春节将至之时,广东家庭喜欢选用时令的白萝卜,搭配腊味、腊肉、虾米、瑶柱等干货海味,制成软绵糯口的广式腊味萝卜糕,该菜式也承载着“步步高升”的寓意。
此外,干货海味在粤式名菜中
更是名副其实的“金牌绿叶”
软烂醇香的五花肉,搭配客家梅菜干清甜爽口的口感,成就客家经典名菜“梅菜扣肉”。
上好的广东腊肠遇上白米饭,浇上点睛酱油,粤式经典“腊味煲仔饭”新鲜出炉。
02
广东人为什么爱吃干货海味?
素来以“口味清淡”著称的广东人
却对咸口入味的干货海味带有偏爱
甚至对干货海味的晾晒工艺
制作过程和天然气候等
有着严谨的讲究
广东人到底为什么爱吃干货海味?
自然与吃货的“相爱相杀”
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不利于食物的储存。
于是,广东人便利用阳光这一自然条件,将食材进行脱水、晾晒,使食物便于保存和携带。
但并不是什么节气都适宜制作干货海味,每年秋季,广东吹起了西北季风,天高气燥,基本无雨,这便是干货、海味晒制的最佳时机。俗话说“秋风起,吃腊味”,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干货的“鲜”是广东人的终极追求
如果说保存食物是初衷,那么干货的鲜味才是广东人的终极追求。
在干货制作的过程中,食物经过脱水不仅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同时能促进酵素(酶)的作用,使风味分子之间互相反应,产生出与鲜货截然不同的鲜味。
以干香菇为例,其在脱水和复水的过程中,一部分物质会转变成蘑菇香精和鸟苷酸,而生成的鸟苷酸鲜味强度是普通味精的几十倍。所以,与新鲜的香菇相比,干香菇有一种独特的鲜味。
广东人的花式“好运来”
广东人对干货的热爱,源于对美味的“捍卫”和鲜味的追求,而在干货的烹饪中,更糅合了广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并将菜式与粤语文化相互连接,赋予巧妙且美好的寓意。
发菜+蚝豉=发财好市!
发财蚝豉是广东人在团聚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式。其中,发菜粤语发音似“发财”,蚝豉粤语发音似“好市”,聪明的广东人巧妙运用这两组谐音,组成了意头十足的菜式,象征做生意发财好市,横财就手。
瑶柱扒生菜胆
瑶柱扒生菜胆是广东人喜欢的节庆菜式。“瑶柱”即干贝,“生菜胆”即生菜的菜芯,生菜粤语发音似“生财”,此道菜式寓意发财好运。
03
腊味吃多会致癌?
干货的味道独特
尤其容易让人“上头”
但有人说干货海味吃多了会致癌?
这是真的吗?
这说法真的!
鱼肉肉类中富含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与腌制时使用的粗盐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相互反应形成致癌物质,容易引起鼻咽癌、消化道癌等疾病。
此外,高温烘烤和烟熏的方法,会形成苯并芘和杂环胺等致癌物。
如何吃干货海味更健康?
1.腌制时少放盐
腌制时不推荐盐加入量过大,通常一斤肉放15~20g食盐即可,而腊肠制作时可比制作腊肉更少放一些盐,约一斤肉加入约10~15g食盐。
2.烹饪时最好不要放盐
腊制食品烹饪前可先将腊肉切片后煮一下,不仅可使干瘪的腊肉滋润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去除腊肉上过多的盐分。此外,烹饪的时候最好不要放盐,这样可以控制一餐中盐分的摄入。
3.每个月食用不超过两次
需尽量控制摄入频率,建议每个月食用不超过两次,每次摄入不超过100g。
✎ 哪些人不适合吃腌腊食品?
高血压人群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老年人
哺乳期妇女、孕妇
儿童
痔疮患者
胃肠虚弱者
肾脏病患者
过去,古人迫于环境和生计
需要使用风干、腌制等技艺保存食物
却意外解锁了神奇的咸香鲜美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依旧对干货海味的魅力念念不忘
干货的诞生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
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也正是这份对美食的执著探索
促使人们不断挖掘出美食文化“新大陆”
铸就美食文化的经典
你有什么爱吃的干货海味
或是对干货海味有什么独特烹饪技巧?
快到评论区与科普君分享吧!
今日推荐视频
国产人工角膜或今年上半年用于临床!
中国研制的人工角膜
或于2021年6月用于临床
装上人工角膜后
恢复好可以到1.0的视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