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桥南街扎实落实“抓中间促两端”,探索厨余垃圾处理的工作新模式。
2021年1月-2月总收运处理595.85吨,月均处理量297.93吨,周均处理量74.48吨;在收运线路图上,3辆收运车不断移动着,收运垃圾量数据即时更新,汇景花园,收运时间:11:00,收运重量:2.58吨……在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道厨余垃圾智慧信息平台上,一个个统计数字不断跳动着。
如今,桥南街餐厨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扎实落实“抓中间促两端”工作模式,探索厨余垃圾处理智慧管理的“桥南做法”。
01
厨余垃圾处理有了“智慧大脑”
据了解,桥南街道厨余垃圾智慧信息平台调度室于2020年12月建成,总投入1.5万元,配备了电脑、投影仪、路线图和相关管理规定,调度室内安排1名收运系统监控员负责日常运作监管。
在调度室墙上张贴着一份“厨余垃圾收运线路调度和挂点督办图”,桥南街共设置了三条收运路线,覆盖全街所有小区和相关单位,每一个点都安排责任人、督办人,确保责任明确。
“三条路线三辆厨余垃圾运输车可实时监控,甚至连每辆车的运输重量也可实时精准测定。”该街垃圾分类工作相关人员表示。
据悉,该调度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厨余垃圾收运系统,及时掌握厨余垃圾收运路线的收运情况和终端处理情况,同时做好厨余垃圾收运数据统计和分析,协调解决收运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效能。
2020年,番禺区全面建设区级厨余垃圾收运智慧平台,综合运用车载称重、GIS及大数据技术,将番禺区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和收运线路纳入监管系统,推动厨余垃圾收运全流程监管,实现厨余垃圾“全程可追溯”。桥南街道厨余垃圾智慧信息平台调度系统是一个缩影。
“当车辆在小区收集餐厨垃圾时,称重系统就对回收量进行了称量,并即时录入系统,并显示在大屏幕上。”该工作人员表示,该系统改变以往依靠人力的监管模式,实现更省力的自动化、更实时的信息化、更科学的智能化管理。
02
现场直击:厨余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厨余垃圾如何实现回收,
最后又去哪了,是怎么处理的?
小番跟随工作人员直击桥南街
厨余垃圾从源头到末端处置的全流程。
在桥南街御院社区一处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社区党委书记卢翠兰正在现场督导,物业公司派出的志愿者站桶值守,现场指导居民投放垃圾。“在开始定时定点工作前期,小区有部分业主不按规定投放,增加了日常管理难度,但随着志愿者上岗站桶值守、宣传力度加大,居民的分类意识有所增强,分拣出来的厨余垃圾量有明显提高了。”卢翠兰说。
桥南德宝花园小区常住人口1500人,目前小区内设有垃圾分类误时点2个。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物业公司对别墅区采取“一小区一册”模式,上门收运餐厨垃圾,发动小区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和站桶指导服务,“慢慢地,小区厨余垃圾量由原来每天的几公斤提升至每天约240斤。”物业公司人员表示。
在现场可以看到,厨余垃圾回收车按时停靠在投放点前,工作人员下车利索地将餐厨垃圾桶放置在提升踏板上,此时,车辆上称重系统准确显示出了该桶垃圾的重量。工作人员立马将该数据通过手机上报系统。
随后,厨余垃圾回收车驶离小区,开向厨余垃圾处理站。在草河厨余垃圾处理站,机器正在轰隆作业,一桶桶厨余垃圾经过人工分拣后进入设备箱,在经过粉碎、压榨、脱水处理后,进入降解仓中进行高温发酵处理,约24小时后,热腾腾的营养土就被吐了出来,实现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03
日均收运处理厨余垃圾12.72吨
目前,番禺区桥南街辖区内已建成小区投放点114个(定时点73个、误时点41个),已形成“居民分类-村居收集-镇街运输-终端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桥南街还优化了桶点硬件设施,按照区要求配置了洗手盆、洗手液、擦手纸、照明灯、投放箱体、遮雨棚等便民“7要素”,在个别小区试点设置了“亲子投放箱”,方便儿童和老人投放,并顺利创建了2个星级投放点和6个达标小区。
桥南街认真落实垃圾分类“抓中间促两端”的工作要求,在前端分类工作中,桥南街要求各小区安排人员在各桶点站桶指导居民分类;在中间收运方面,坚持厨余垃圾“应收尽收”原则,配置了厨余垃圾收运车2台、设置了收运路线3条,负责单独收运处理29个小区和5个农贸市场产生的厨余垃圾,把控好中间收运环节,加快实现厨余垃圾收运全覆盖。
在后端处理方面,桥南街安排3-5人跟进厨余垃圾站日常运营工作,负责调度车辆卸载垃圾、二次分拣、进料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当前辖区内收运处理的厨余垃圾量为12.72吨/日。
04
投放点装监控,设“红黑榜”通报制度
番禺区桥南街还创新性设立垃圾分类巡查督导工作机制。2021年,桥南街加大垃圾分类管理力度,在制度上,结合各级考评机制,研究制定了《桥南街村居、机团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考核工作方案》,压紧压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
在管理上,桥南街从2021年2月起调整了巡查督导工作重心,建立了“街道-社区-物业”三级巡查机制,街分类办联合执法部门巡查、社区和物业公司每晚实行2次全覆盖检查,对问题及时自查自纠。“加强上下联动,对不配合工作的居民或单位,社区经沟通劝导无果后,把名单上报至街道,由街道联合社区、执法部门对有关单位约谈或对其依法依规处罚。”
同时,针对社区居民,一是逐步在投放点按照视频监控设备,发现有混投、乱堆放垃圾等问题时,由执法部门取证并联合居委上门教育或依法依规处罚。二是建立“红黑榜”通报制度,定期更新在垃圾分类方面表现较好和不配合分类工作的住户,促使他们自觉做好分类工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