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薪火相传,东莞“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再添新成员

南方+ 记者

薪火相传,东莞“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揭牌

“笛脆琴攸歌盛世,珠圆玉润颂尧天”,近年来,东莞戏曲传承展现出一派新气象。当前东莞“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又增添了2名新成员——莞城中心小学分校与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

3月10日下午,东莞市“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揭牌仪式在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举行。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麻涌镇镇长何俊聪、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李粤梅、麻涌镇党委委员李国庆、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陈映荷、麻涌镇副镇长黄伟雄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向学校赠送鲜花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向学校赠送鲜花

代代相守,东莞创新模式推动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保护、传承发展戏曲文化,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首次提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

2016年,广东省根据国家政策,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戏曲进校园的具体工作要求。

实际上,东莞戏曲传承的举措,总会先人一步。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东莞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早在2010年就已率先开展,领跑全省其他地区,举办初衷是培育粤剧曲艺新苗,打造少儿戏曲精品,推动东莞市粤剧曲艺文化传承发展。东莞市多年来持续选派戏曲老师进校园,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把粤剧的身段、表演、音乐等作为教学内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戏曲苗子,在国家、省、市粤剧曲艺比赛中屡获佳绩。

目前,全市已有14个镇(街)的27所学校和4个少儿粤剧曲艺培训基地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其中22所学校被授牌为东莞市“戏曲进校园”示范单位。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致辞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致辞

“地方戏曲要真正实现传承发展,后继有人是关键。”司琪在致辞中表示,“让戏曲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了解戏曲,学习戏曲,爱上戏曲,戏曲的储备人才才会源源不断,戏曲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活起来并传下去。”

精益求精,粤剧传承师资力量逐渐雄厚

粤剧教师是粤剧曲艺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粤剧的传承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在粤剧教师的选择上,东莞市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逐步加大粤剧曲艺师资力量。一是与广东粤剧院合作,引进广东粤剧院里业务能力强、艺术素养高的名家或教师,开展精品粤剧“讲+演”专场。二是与广州荔湾区八和粤剧团联手,邀请广州荔湾区八和粤剧团内艺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演出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或团队,采取边讲边演的授课方式,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介绍粤剧曲艺文化。三是打造一支本土优秀粤剧讲师团,邀请广州荔湾区八和粤剧团派出专业顾问,特选东莞本土优秀粤剧教师,以“传帮带”的方式对教师们进行集中培训,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本土粤剧讲师团。

据悉,从今年3月24日开始,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将对全市“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的音乐老师举办6期粤剧基本功培训班,以扩大戏曲进校园老师的队伍和提高师资教学实力。

硕果累累,各类竞赛成绩出类拔萃

近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工作在全市稳步推进,粤剧曲艺人才培育工作初见成效,粤剧新苗在各项大赛中摘金夺银,近4年获得国家级金奖3项,省级金奖36项、银奖39项、铜奖14项。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戏曲学子还频频摘得国家级奖项。2020年,道滘镇粤曲《夜战马超》参加第九届全国少儿曲艺现场展演(全省唯一一个参加该展演的粤曲类节目)。2019年,长安乌沙幼儿园黄嘉倩获得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全国十佳;2018年,“莞邑红豆”少儿粤剧培训基地选派的节目《白龙关》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中主演蔡乐儿、吴泽铭双双荣获小梅花金花称号。

在省级奖项中,2020年,东莞市选手在第十一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获1金花十佳、1金8银1铜、集体奖第一名、集体奖第二名;在第十四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中,斩获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组织奖;道滘镇青少年粤剧曲艺培训中心实验曲艺团在2020第十一届广东音乐邀请赛中,获小学B组金奖、道滘镇青少年实验曲艺团获青少年宫组金奖。

曲艺之乡,麻涌镇建成多个粤剧曲艺品牌

麻涌镇文化底蕴深厚,粤剧曲艺文化已成为该镇一大重要文化品牌,1999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曲艺之乡”,2015年被省曲协授予“古梅乐韵”薪火永相传的牌匾。今年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为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新授牌“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是该镇戏曲传承成果的一个缩影以及前行的方向。

据介绍,自2010年10月以来,麻涌镇先后成立了麻涌镇少儿粤剧曲艺团、小英雄少儿粤剧团、小梅花戏曲班等,同时打造“古梅乐韵”“香飘四季”文化品牌,启动“戏曲进校园”项目,精心培养的众多莞邑“小红豆”在各项大赛中摘金夺银,硕果累累。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被授牌为“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意味着东莞市“戏曲进校园”工作迈出了更大一步,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戏曲、学习戏曲、传承戏曲,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文/视频】龚名扬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