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山市东凤镇引入万科梅沙教育投资办学,打造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山梅沙实验学校。学校位于东凤镇万科金色家园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3月9日,记者从学校了解到,目前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有序进行,今年9月将正式开学。
中山梅沙实验学校全景。
学校首年将开设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小学三年级与初中一年级,小学及初中共36个班。学校采取小班模式,首年小学及初中均为32人/班。
校门主视图。
据梅沙教育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梅沙教育在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全日制学校,中山梅沙实验学校将承袭梅沙教育办学特色,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融合中西文化精髓,推进育人方式和学习空间变革,致力于培养乐观向上、热爱运动、崇尚科学,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体育场与宿舍。
中山梅沙实验学校总校长为章竞峰。章竞峰是中国心理学会专家委员、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高研班特邀讲师、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资格班培训导师。
章竞峰表示:“我希望在人杰地灵的中山,努力搭建与实施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成就一支现代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孩子种下一所未来学校,让梅沙学子从中山梅沙实验学校走上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
学校副校长为高应超。高应超从事初、高中一线教学近30年,培养十余名“清北”学生,在武汉、深圳担任大型公民办学校校长十余年,是武汉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此外,学校还专门邀请有顶尖国际教育背景的中外教参与教学。
学校内景。
该校将设置“基础型、探究型、深研型”三阶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以国家规定课程为主,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探究型课程以校本必修/选修课程为主,开发潜能、拓宽视野、拓展能力;深研型课程以竞赛/课题/社团/活动为主,满足学生个性高阶发展需求。
该校还打造以科技科创为特色的“大科创”体系,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科创校本课程。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理解能力,将科技原理、知识讲解、实验验证和产品设计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培养人工智能意识、技术创新思维、应用实践能力和智能社会责任。学校还有STEAM课程,即以跨学科课题为实施单元,在各个年级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以信息学编程、人工智能集成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课程,将在小学阶段全面开展,初中阶段分方向开展。
活动与生活空间。
校园内主体空间设立探究与创造、文化与传统、健康与成长、社会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五大教育功能空间,实现空间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空间资源,发挥学校课程特色。
学校空间总览。
记者了解到,3月13日,该校将举办首场探校活动。有意愿探校的家长、学生,尤其是即将入读小学1—3年级、初中1年级的学生,可通过“MES中山梅沙”微信公众号,回复“预约探校”,线上登记探校。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冰莹
图片来源于梅沙教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