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总医院:尽享优质医疗资源 ,让你在家有“医”靠

南方+

作为深圳大学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开业三年来,一直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为目标,以提升诊疗技术和诊疗服务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全面促进医教研协同快速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医疗特色突出、医疗服务满意、人才梯队优化、科研能力强劲、教学体系完善的高水平湾区区域医疗中心。该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将努力建设深圳医疗高地,力争五年内,跻身深圳或华南地区第一医疗方阵;十年内,医院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医院复旦排名前100名;成为华南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中心,深圳市民看病的首选医院。

3

打造华南地区一流的血液肿瘤中心,向“国家队”水平迈进

不懂外语、不需漂洋过海求医,在南山西丽,就能面对面看诊来自美国西海岸最强的癌症诊疗中心,诺里斯综合肿瘤中心的顶级教授,这是一位乳腺肿瘤患者的真实经历。目前,在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跨洋多学科会诊”已逐渐成为常态。

日前,一位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久治不愈的年轻妈妈来到深大总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副院长、血液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于力教授带领团队,用CAR-T细胞免疫疗法给这名患者带来了希望。这是一种新的免疫细胞治疗方法,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经过治疗,现在这名患者身体恢复得很好。

深大总医院血液肿瘤科由全军血液病主任委员于力教授领军,开设血液病区、肿瘤病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和临床特检实验室。医疗团队主干人员均来自于解放军301医院血液科和肿瘤中心。在建科伊始,科室就制定出目标:要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一流的血液肿瘤中心,并向“国家队”水平迈进。

2018年,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落户”深大总医院血液肿瘤科,与美国南加州诺里斯癌症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免费为深圳市癌症患者提供国际会诊,每年都会有国外专家亲临病房,询问病史、查体、了解辅助检查。全程患者参与其中,专家团队会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科室会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

“2019年成功开展白血病、淋巴瘤及实体肿瘤CTL细胞治疗,通过将肿瘤抗原“告诉”免疫细胞,细胞就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让肿瘤无处躲藏,在放疗、化疗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于力教授表示,“我们整合了国际国内优质的血液肿瘤医疗资源,用传统的临床经验和大数据相结合,为每一位血液肿瘤病患者提供精准治疗。”

据介绍,进入2021年,科室不断的壮大自身实力,1月份肿瘤中心放疗病区开工建设,年底将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将为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精准武器。2月份,临床特检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它可以满足临床所需的所有基因检测要求,并且直接为病区患者服务,做到随时检测,检测时间大大缩短,为临床治疗赢得时间。6月份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验收,拥有顶尖的医疗设备,5G智慧化互联病房,国内顶级医疗团队,将标志着深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血液病的一体化治疗。

3

“最强大脑”决策团队+“最强双手”雕肝切肝

56岁的黄先生,右肝长着12公分的巨大肝癌合并多年肝硬化。如果按传统的肝切除手术方案来治疗,当切掉“坏肝”后,他剩下的“好肝”还不到三分之一,将出现严重肝衰竭、无法代偿,风险极大。

在深圳大学总医院,黄先生的治疗方案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先把肝脏一分为二,扎好“坏肝”部分的静脉支干,让血液流向左边的“好肝”,随后两周,“养大”剩余的好肝,再把坏肝切除,完整摘除肿瘤。

这一切,借助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引进的全球领先的AI人工智能肝癌临床决策平台,得以安全实现。在大数据支撑下,肝脏变得越来越“透明”,“切多切少”“怎么切”不再仅仅依靠经验,智慧AI,为无数像黄先生这样的肝癌患者,提供循证、个性化、多层次、长周期、有优先顺序的治疗方案和策略,帮助医生做出更快速、更精准的治疗决策。

随着这套堪比“最强大脑”的智慧临床决策系统的引入,深大总医院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将深圳、粤港澳湾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10%-15%,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极大的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

肝胆外科整体团队,来自原国家重点专科、有着“肝胆黄埔军校”之称的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扎根深圳不到三年,由李晓武教授领衔的这支队伍迅速在深圳肝胆外科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从罹患巨大肝母细胞瘤的2岁患儿,合并全身多发疾病的90岁的胆管细胞癌老人、跑遍全国求医无果的罹患胆管癌的四川阿婆……科室以“精准诊疗”及“个体化定制”救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患者超230例。

“我们还引进了在国内享誉盛名的肝移植、肝胆胰外科专家刘祥德教授和擅长肝胆胰肿瘤腔镜手术的何谦教授,可以说我们科室新增了‘最强双手’,手术覆盖肝胆外科全部病种。”李晓武说,他们的患者有70%是深圳本地患者,也有很多的患者从外地慕名前来就医,他们将继续用“最强大脑”和“最强双手”雕肝切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建设国家级脊柱畸形区域治疗中心,帮患者打开折叠人生

2019年,深大总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了一名极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on折叠人”。经过全院各学科联合努力,历经4期手术及长达半年的综合康复,患者终于挺直脊梁,回归正常生活。

 这是国内第一例“3-on折叠人”手术,也是脊柱骨病科主任陶惠人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挑战。也因为这个手术,“惠人脊柱”团队已经成为深圳医疗界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也是深圳市民心中“惠人济世”的苍生大医。

“撑起顶梁柱,支起主心骨”,在无数脊柱侧弯患者心中,陶惠人教授就是那根顶梁柱、主心骨,给了他们重生的希望。脊柱骨病科开科两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脊柱畸形矫正手术近200例,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占一半以上,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对“折叠人”的综合诊疗外,科室医护团队以“硬实力”不断啃下“硬骨头”,如接连成功救治神经纤维瘤导致的腰椎5度滑脱、合并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的极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等,不断攀登脊柱外科领域的“珠穆朗玛”。同时,为了破解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城市病”,采用先进的脊柱内镜技术结合术中导航技术,精准化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2019年,科室获批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2020年,获批深圳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扎扎实实向着国家级脊柱畸形区域治疗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进。

据悉,深圳大学总医院将加快推进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到2025年形成医院品牌效益,成为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首选医院,疑难危重患者的必选医院,实现“大病不出深圳”的建院初衷。以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医院”和跻身华南地区第一医疗方阵的发展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撰文】史青玉

【通讯员】杨柳

编辑 王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