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全国人大代表林水栖:五大建议助推广东菠萝转型升级

南方+ 记者

海报

今年,广东菠萝吸睛无数,不仅搭上高铁跨越半个中国、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单,还在央视CCTV-13《新闻直播间》两会系列报道中滚动刊播。

围绕#大陆也有顶级菠萝#、#广东徐闻菠萝鲜果田头价创新高#等关注热点,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湛江市工商联主席、广东金岭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水栖就“如何助力广东菠萝等农产品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富民兴村”话题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

打破信息壁垒

问:近几年广东菠萝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如今成为全国“网红”,备受关注。如何看待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林水栖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我国城乡供需未能在市场配置下形成高效对接,产生信息的不对称,缺乏有效消费渠道,出现好物难卖、好物难寻的情况。同时,因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容易滋生一些市场乱象。因此政府需要组织城市的资金、人才、消费需求,整合乡村的主体、产业和要素,搭建平台让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近三年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利用数字化、“互联网+”的手段,在推动全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逐步在全省建立起了一个农产品产销供需平衡、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共同体的有效机制。这是一种可以深入持续推行的长效机制。

图片

夯实产业基础

问:广东菠萝的火热,离不开产业基础发展。如何看待近年来广东菠萝产业的发展?

林水栖:广东菠萝产业发展可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经过前几年菠萝市场价格的持续低迷,自2019年,特别是2021年春节开始,受供需关系影响,每斤上涨到每斤1.8元至2.5元,甚至达到每斤3元,创历史新高,由此充分带动了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地利”指的是广东徐闻地处广东雷州半岛地区,特有的红壤土非常适合菠萝种植,自从新加坡等地引入菠萝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目前徐闻菠萝产量已占全国1/3,除了主力品种“巴厘”菠萝外,还有台农系列、金菠萝等新引进品种,在规模、口感等方面都具备相对优势。

“人和”是徐闻当地从事菠萝产业的人数超10万,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经营主体,在规模种植技术、产销一体化等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用政府“无形的手”紧握市场“有形的手”,充分结合徐闻菠萝产业的实际,巩固产业基础。今年徐闻菠萝聚焦全国眼球,如果夯实目前的产业发展基础,无疑将带动其走上品牌化、规模化、精细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

图片

谋求创新发展

问: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兴旺才能农民富裕。以广东菠萝为例,广东菠萝产业如何升级发展?

林水栖: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要让数字经济、“互联网+”与菠萝产业深度融合,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

二要围绕菠萝产业发展所需,加大对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重点倾斜资源,尽快完善对菠萝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尤其是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的建设工作。

三要重点在菠萝精深加工领域进行布局,比如菠萝果酒、菠萝饼、菠萝浓缩汁、菠萝皮饲料等,精深加工产品不仅可以延长产品的储存时间,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更能发挥菠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上游链条的“强核”效应。

四要强化农村普惠金融的支撑作用,利用政府财政资金设立针对菠萝产业发展的担保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机具购置贷款、预售合同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以有效解决发展所需资金难题。

五要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引凤还巢”工程,政府要从政治待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定向培养、企业对口帮扶等方面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如湛江市是农业大市,除了菠萝,还有火果龙、芒果、香蕉、橙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需要制定更全面完善的人才政策,重点在科研和流通领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和吸引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中。

图片

1

【记者】杨志建  黄楚璇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叶香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