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这些“女神”火了这么久,凭什么?

江门文化
+ 订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门人杰地灵,圣贤辈出

从江门走出去的

历史女性名人更是数不胜数

她们来自不同领域,

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她们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她们取得了什么成就,

为江门,广东,国家乃至全世界

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雷洁琼】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的领导人

雷洁琼 资料图片

雷洁琼,祖籍江门台山市,从小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青年时期的雷洁琼,怀抱救国理想,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抗日救国运动。她向往民主进步,参与发起中国民主促进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新中国成立后,她以强烈的爱国热忱投身国家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多党合作事业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作为学者,她矢志不渝地坚持以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年轻时期的雷洁琼 资料图片

雷洁琼情系桑梓,多次莅临广东,对广东提出积极建议,并对家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雷洁琼故居

为纪念雷洁琼同志,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江门台山市修复了雷洁琼祖居,辅以周边古建筑和锦龙村的特色人文风俗、生态田园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打造醉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多方位供游客参观、学习和体验。

同心苑·雷洁琼生平事迹陈列馆 图源: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其中,同心苑·雷洁琼生平事迹陈列馆内陈列着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资料,真实生动地展示了雷洁琼的光辉人生,让人近距离感受雷洁琼从追求真理的青年,成长为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共产党的挚友、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杰出领导人的过程,生动反映了雷洁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光辉历史。

/雷洁琼故居信息卡/

地址:江门市台山市493乡道雷洁琼祖居

【戴爱莲】

中国舞蹈之母

戴爱莲 资料图片

戴爱莲,祖籍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她推动新中国芭蕾舞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是“中国舞蹈之母”,是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等。她亲手创立并为首任团长的中央芭蕾舞团,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盛誉,已经成为国家艺术名片,具有世界级地位。

图源:中央芭蕾舞团

1973年,戴爱莲先生曾回家乡,圆了寻根梦。第一次回家乡的她,凭着老人教给她的记忆,踏着祖辈的足迹,在杜阮中和村寻找祖屋。随后,她参观了叱石,临走时,在叱石抓了一把泥土,用纸包好带在身上。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带着故乡的泥土,从此默默将爱收藏在心底。

江门是全国唯一的“中舞蹈之城”

为传承和弘扬戴爱莲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理念,江门积极举办“戴爱莲杯”,有力地推动了舞蹈事业的蓬勃发展。全民舞蹈目前在江门蔚然成风,侨乡人民在快乐舞蹈中诠释和分享着戴爱莲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理念。

戴爱莲文化广场中树立着戴爱莲铜像 图源:蓬江发布

为纪念戴爱莲先生,蓬江先后建设了戴爱莲文化广场,以及一幅印有戴爱莲生平事迹的大型浮雕墙,并大力修缮了戴爱莲故居。无处不见的戴爱莲精神,影响着江门的老百姓。

/戴爱莲文化广场信息卡/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中国农业银行杜阮支行对面正北方向100米

【红线女·邝健廉】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红线女 资料图片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祖籍江门开平市,是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毕生以革新和繁荣粤剧为己任,唱出粤韵流芳。

红线女粤剧照 资料图片

她不仅开创了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极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腔”,更将粤剧的影响力推向了世界,她的唱腔,成为了无数侨乡游子心中的乡音。

年轻时期的红线女 资料图片

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2007年6月,为支持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80多岁高龄的红线女回到家乡出谋划策,开平市在她支持下搭建戏台,上演粤剧,助力申遗。在晚年,她还亲自担任艺术总监,以家乡的碉楼为原型,创作了粤剧《碉楼》,该剧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化剧目奖”。

泮村舞灯 周华东摄

2020年以来,开平市对红线女故居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提升,让名伶故居重焕光彩。红线女故居现在承载着她对艺术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故居里展示红线女的成长发展历程,让前来参观的人员更好地了解红线女生平对粤剧艺术的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开平市泮村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炮竹震天,彩旗蔽日,龙狮共舞,这些热闹的场景伴随着一个3米多高的大花灯,由清早到黄昏,游遍全乡40多条自然村。这就是开平市泮村地区的民间传统灯会。

/红线女故居信息卡/

地址:江门市开平市泮村

【张肖白】

江门市中心医院(前身是仁济医院)的首任华人院长

图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张肖白,祖籍江门开平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凭着一颗“医者仁心”数次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医院;她终身未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侨乡医疗事业,奉献给了凝聚了她的心血的江门市中心医院(前身仁济医院)。晚年期间,她有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别称“白头婆”,被五邑及珠海、顺德等周边地区民众尊为“神医”。她做出的贡献,对当时我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生平事迹、人格精神也变成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唐闻生】

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女性

2019年,唐闻生出席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广东恩平”新闻发布会 资料图片

唐闻生,祖籍江门恩平市,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周恩来、毛泽东辞世以前,唐闻生和外交部的另一位风云人物王海容作为优秀的翻译,几乎参加了这两位伟人与来访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会见,在外交界乃至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2019年,唐闻生出席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广东恩平”新闻发布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虽然我没有生在恩平,但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生在恩平的,我也回去过,恩平确实是个好地方。虽然多年没回家乡,但家乡的美景、美食令她难以忘怀。

锦江温泉 何思洪摄

恩平温泉 陈能斌摄

恩平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端,绿水青山环绕,是珠三角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恩平具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深厚的历史人文文化、良好的生态和产业优势,先后获得首个“中国温泉之乡”、首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市”、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恩平境内有四个天然地热泉点,每处泉眼5~8个,流量10~20立方米/秒,温度有的高达70~80摄氏度。市内温泉产业高度发达,形成了休闲度假、康养医疗等优质的“温泉+”文化产品。2003年,恩平市被国家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称号。

【恩平市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信息卡】

地址:江门市恩平市那吉镇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张抗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抗抗在小鸟天堂接受媒体采访 资料图片

张抗抗,祖籍江门市新会(她的祖籍为新会杜阮长乔,现属江门市蓬江区)。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黑龙江作协名誉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隐形伴侣》《作女》《爱情画廊》《赤彤丹朱》等长篇小说及《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

张抗抗为《新会画报》(现为《新会侨报》)读者题词

2010年,江门评出2009年的十大新闻人物,张抗抗榜上有名。在张抗抗的评语中是这样写的:中国作协七届八次主席团会议去年9月在我市召开,祖籍我市蓬江区杜阮镇长乔村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也借此机会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家乡。推介江门可借助名家之力。张抗抗是江门籍作家,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如果她能加入到宣传江门的队伍中,如将江门融入到作品中去,或许能为家乡留下传世之作。

张抗抗在新媒体宣传期作品散文集《南方》《北方》

正如评语中所述,张抗抗确实为宣传故乡作出了努力。她在2009年9月离乡回京后不久,便写下了《旋转的江门》《小鸟天堂》等多篇精彩散文,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各大媒体上发表。比如1800字的散文《旋转的江门》,就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上。

长乔新貌 刘清秀摄

美丽长乔村 李慧卿摄

张抗抗的故乡长乔村以清新自然的生态景观和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市民前来参观。这里不仅有作家张抗抗的祖屋,还保存着张抗抗回乡祭祖时喝过村里清甜水的水井。长乔村作为蓬江区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致力建设集文化、生态、环保、休闲为主的生态休闲村落综合体,于2019年9月完成改造提升,如今成为了杜阮镇的一张亮眼名片。

【长乔村信息卡】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长乔村

【梁凤仪】

香港著名财经小说作家

梁凤仪 资料图片

梁凤仪,祖籍江门新会区,是近年来中国大陆、香港以至海外华人社会深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梁凤仪自1986年开始写作,现在已经写了超过1200万字、出版了逾100种小说及散文。她是首位创作财经小说系列和政治爱情小说系列的作家,在海内外拥有众多读者。

2019年,梁凤仪一行到陈白沙书院参观访问

梁凤仪虽然生长香港,但心系家乡。从2011年开始,梁凤仪多次回乡寻根问祖,参与公益事业,并与双水镇领导商谈合作在家乡捐建文学馆事宜。

梁凤仪文学馆效果图 江门市城乡规划局新会分局

梁凤仪文学馆选址仓前村冲边小组,与小冈香业城连为一体,内设影视厅,展示梁凤仪文学作品、有价值的手稿,梁凤仪与各界文人历年交流的书信、文学作品,以及展示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和影视道具等。届时,双水镇还计划在梁凤仪文学馆旁边建设一座香文化体验馆,将文化产业与小冈香产业融为一体。目前,梁凤仪文学馆还在装修中,敬请期待。

【梁凤仪文学馆信息卡】

地址:新会区双水镇仓前村冲边小组

除此之外,

江门的女性名人还有很多很多……

如梁启超长女梁思顺,

诗词研究专家,热心公益事业;

次女梁思庄,

为中国图书馆事业默默耕耘50多年;

三女梁思懿,

弃医从政,

为振兴中华奔走国际间,著名社会活动家;

四女梁思宁,

为救国走上抗日道路,一生奉献无怨无悔。

在34位江门籍院士中,

也不乏女性的身影,

眼科学专家李绍珍

我国眼科学界的首位工程院院士李绍珍;

史轶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现代内分泌学奠基人之一史轶蘩。

无机化学家任咏华

如系统地设计和合成了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

和化学传感器配合物的任咏华;

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

首先或参与发现了NT3,NT4

和NT7三个新的神经营养素的叶玉如;

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学家黄翠芬

首次研制成功四联创伤类毒素,

研制“354装置”的主要负责人黄翠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