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支招】脸上、脖子上长的“小肉粒”,竟是HPV感染?!

顺德均安医院
+ 订阅

A

医生 ,我脸上长了很多“小疹子”,这是斑吗,不痛不痒的,是不是我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医生,我的脖子长了很多“小肉丝”,以前没有注意,近段时间好像突然变多了,不会是皮肤癌吧?

B

C

医生,我身上怎么会长这些“小肉粒”好丑啊,有什么办法去掉吗?

当今年代,颜值与健康同样重要,拥有一张干净洁白的脸蛋,“天鹅”般挺拔、优雅的脖颈,能给女人的美丽加分。然而有些人的脸上、脖子上长出麻子般“小肉粒”,虽不痛不痒,但却影响心情,还让美丽大打折扣。

这些“小疹子”“小肉丝”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引起的?能不能直接用手抠掉?

下面由皮肤科李永雨医生为大家解疑答惑。

李永雨

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十年,曾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进修。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湿疹、荨麻疹、脱发、带状疱疹、痤疮,真菌性皮肤病,损容性皮肤病,运用激光治疗各种皮肤性病。

学术地位:顺德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委员。

其实这些“小肉粒”,医学上称之为扁平疣、丝状疣。

扁平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上突出的病变,这种病症青少年发病的比较多,常常出现于患者脸部或者是手部,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扁平丘疹,轻度隆起,摸起来表面光滑,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可密集分布或由于局部搔抓呈线状排列,无自觉症状。

初发病时扁平疣的疣体中有大量活跃的病毒,皮损发展及增多迅速。

扁平疣具有传染性,患者搔抓患处,皮肤表面会造成轻微破损,这样病毒就被接种到正常皮肤上而产生新的疣体。所以扁平疣患者尽量不要搔抓疣体表面,以免加重病情。

丝状疣

俗称“线瘊”,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传染引起的局部角质异常增生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皮肤浅表层,外形如丝一般的小赘生物,具有传染性,传染性中度,可连接成片。好发于眼周、腋下、颈部。

一般多发生于30岁以上女性患者,皮肤不经意的损伤、皮肤抵抗力下降,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在皮肤表面繁殖。

扁平疣、丝状疣都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不需要太担心,这和性病没有任何关系!

HPV的家族庞大,兄弟姐妹很多,只是其中一些会引发本病,大部分为低危类型,一般也不会发生癌变,个别特殊的会引起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才具有较高癌变率。

治疗方法

扁平疣、丝状疣都具有传染性,一旦染上建议及早治疗!

治疗这两种疣体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是CO2激光,直接气化疣体,术后3天严禁沾水,涂修复生长因子。扁平疣皮损数量多也可以考虑光动力治疗。

科意事项

1.忌搔抓、摩擦皮损,疣体具有传染性,搔抓后易引起播撒;

2.忌乱用激素类药物,宜外用抗病毒且刺激小的药物;

3.忌用来路不明的药水药膏及民间土方;

4.忌用手揪,揪掉的只是突出的角质,HPV病变在根部,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导致皮肤感染,病毒蔓延;

5.禁止共用毛巾或其他面部日用品;

6.应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增强体质,积极提高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

文图 | 李永雨

编辑 | 罗燕芬

编审 | 陈斯瑜

审核 | 王文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