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那么惊蛰节气如何养生?
起居要养生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要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
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饮食要清淡
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疾病要预防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暴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惊蛰最佳运动
“放风筝”是许多养生专家都强烈推荐的春季养生健体好运动。春天在户外放风筝除了能强身健体,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能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排出堆积在身体内一个冬天的浊气,一举多得。
食野菜
惊蛰以后,野菜陆续上市,野菜营养丰富,有些本身就是药材,多食有益健康。
①荠菜: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其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能防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对于干眼病、夜盲症、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症有特殊功效,另外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荠菜可炒食、凉拌、做馅等。
②二月兰:二月兰又名诸葛菜,为早春常见野菜,嫩叶和茎均可食用,且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鲜二月兰中含胡萝素为3.32mg、维生素B2为0.16mg、维生素C为59mg。二月兰采后只需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食用。
③蒲公英: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痢疾、尿路感染、盆腔炎、咽炎等。可生吃、炒食、做汤、做馅等。
统筹审核:王倩
文案编辑 :谢婕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素材来源:百度百科、德医堂大药房、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市一医院
内容整合网络,不用于商业盈利,旨在分享健康生活,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于广东大健康设计团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