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诊脉探校情 高端引领促发展 | 深圳市南山区专家入校诊断指导暨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现场研修活动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
+ 订阅

3月3日

南山区专家入校诊断指导启动仪式

暨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现场研修活动

在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举行

南山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原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赵群筠,国内知名专家熊焰、李海林,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余耀贤,教师培训部部长银艳琳,以及 “南山区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研修班学员、赵群筠工作室成员等莅临出席本次活动。

参观·探秘空间建设

活动伊始,专家和学员们在前海港湾学校校长罗朝宣的陪同下参观校园,了解校园环境及文化氛围,对学校的空间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

启动·憧憬南山未来

启动仪式由赵群筠工作室成员前海小学校长陈春华主持。

刘根平局长感谢赵群筠专家工作室精心的策划,动员大家借此次专家进校的机会认真反思教育、学校管理和课堂。他指出,专家进校是南山教育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专家的引领,我们才能够明确自己走到哪里,走到什么样的情况,就是增加自己的自我认知的能力。

赵群筠局长回顾了2020年南山校长领导力研修班的4次研修、2次论坛和2次行走,同时表达了对2021年的展望,建议本次研修从精神与追求、习惯和常规、诊断和指导三个维度开展,把专家的高端引领、同伴的实践经验和自身的内化思考有效结合,从而达到领导力的有效提升。

罗朝宣校长就学校基本情况、重构学习生态、痛点与发展策略进行了《重构学校教育生态——培养适应未来AI时代创新人才》主题汇报。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变革学习方式、变革评价体系、创建学习新社群、变革学习空间五方面重构学习生态,用“五三三”研训和“六备”课堂聚焦关键能力,着力思维培养。

听评·研讨课堂质效

专家和学员们分组随机听评课,就三位新岗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分析,了解学校在教学常规方面的落实情况。

唐晓慧老师执教初中道法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王凯老师执教初中道法课《悄悄变化的我》

梁晓晓老师执教初中语文课《孙权劝学》

唐老师“与孩子对话的方式”的教学策略、王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梁老师应用初读-精读-悟读层层递进的阅读方式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同时专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建议教师们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使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学生拥抱和触摸有温度的知识,体验并产生真切的感悟;鼓励青年教师们要敢于打破现有课堂格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链接生活,赋能未来。

碰撞·了解师生心声

为了倾听学生、教师和中层干部的心声,更精准地诊断与指导,三场独具匠心的分组座谈会同时开展。

欢乐的学生座谈会

学生座谈会由李海林校长主持。短短一个小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李校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梯度性设置问题,引导15位学生真诚地敞开心扉,描绘出心中最喜欢的学科、老师、课堂的样子。

温馨的教师座谈会

教师座谈会由熊焰教授主持。教师们畅所欲言,气氛融洽。熊教授对老师们的困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提升对工作的胜任力和幸福感。二,对职业生涯有深入的思考和规划。三,要在讲课、交际、阅读和倾听等方面继续下功夫。

走心的干部座谈会

干部座谈会由赵群筠局长主持,在她引导下,中层干部们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学校的创新与亮点进行了梳理,结合基础调研数据就每一位中层现阶段自身的困惑及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诊断·着眼未来发展

经过一天的观察与调研,专家与学员、港湾教师齐聚一堂,一起为制定“学校的发展改进策略”建言献策。

学员代表学习心得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中学副校长胡余斌、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校长李玲、南方科技大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唐晓勇先后作了学习分享对毫无保留、真诚敞开校门的港湾学校致以谢意,高度认可港湾人的付出与投入,同时从课程体系、空间建设、管理架构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所得所思,引发全场的思考。

胡余斌副校长

李玲校长

唐晓勇校长

专家诊断发言

熊焰教授从校长、老师、中层干部三个维度进行分享。她表示,校长主干要有清晰度,末端要开放;“底色好”是老师的特点,特别希望老师要注重跟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她以较真、坚持、做透三个关键词鼓励中层干部团队。

李海林教授从团队、课程体系、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文化、行为准则建设四个维度对学校作出建议,期待若干年以后未来学校获得爆发性的光彩时刻。

银艳琳部长基于港湾目前发展现状,强调学校应继续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新岗教师的建设作为一个契机、抓点,辐射到每一位教师对自身的革新,引导老师真正学会站好课堂,把教学闭环的各个流程系统连通。

学校总结展望

罗朝宣校长感谢专家对学校的诊断与建议,感谢兄弟学校对学校的肯定与建议。此次专家入校诊断指导,给港湾学校长远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许多智慧与帮助。相信在专家团队的问诊把脉与高端引领下,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打造出高质的港湾教育品牌,实现南山教育“创建世界一流”发展目标,真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教育新模式。

教师活动感想

在教师座谈会中,教室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建议,专家们也对一些提问进行了解答,其中一个建议是做好心里建设,面对复杂的工作,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作为青年教师,要抓住能够使自己成长的机会,做好教师生涯职业规划,通过反思,阅读,写作,使自己不断进步。

——李睿

熊焰教授给年轻教师的建议与教诲,让我这位老教师同样受益:

①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那老师自己的灵魂谁来拯救?要做好自我心理建设,做敬畏的人,做舒展的人。②要耐得住寂寞,要找准研究方向,要做好职业规划,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技。③不躲公开课,否则机会都躲没了,平台躲没了,人生躲没了。优秀的人,都是主动承担的人!

——赵春晖

非常有幸参加了熊焰教授和专家们的座谈会,在交流中,我最大的感悟是教师要会阅读、常反思、擅写作。阅读他人的经历就是收获经验的过程,反思自我不足及时改进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多写作多总结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在教师发展最快的这几年,把阅读、反思、写作揉进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定会得到提升。

——李微

作为从教半年的新岗老师,在一次次教学和理论的迷雾中,越发感觉有“灯”照亮、有前辈引领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今天的评课让我“豁然开朗”。评课诊断的问题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痼疾:教师主导、无疑而问以及目标缺失。这次评课给我带来了“文化视野“学科视野”。用一个词语形容,这是一次“复活”的体验。让我真正去思考活生生的学生主体,去思考活生生的文学原理,去想象一节真正“激趣启思”的课堂。

——张艺鑫

今天有幸参与旁听专家团的评课,收获颇丰。其中,李海林校长对于文本价值的追问、学生阅读文本生成的困难所在的洞悉、语文教学四要素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希望一堂课能够真正唤醒孩子,走进孩子心里,我想,我们需要不断自我鞭策。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本事件的解读,更要把教学代入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动起来;抓住读者展开教学,提升改造学生的阅读初感;多思考文本背后的价值何在,希望传承的文化何在。这样的课堂,我想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不断追求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王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