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东征春风化雨,周恩来遍洒革命火种,为中共党团组织在博罗的创造了条件。1925年第二次东征胜利后,惠州地区党组织,即着手发展和加强博罗的党团组织力量。当时在惠州中学读书的博罗籍学生韩耀汪,思想倾向进步,在党组织指导下,组织了新学生社。肖鹏魂不断引导他学习我党有关革命思想的文件,坚定革命宗旨,逐步明确奋斗目标。不久,由肖鹏魂介绍韩耀汪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1925年12月,肖鹏魂以中华全国总工会惠州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到博罗开展工人运动。1926年夏,中共惠州地委以广东省农民协会惠州办事处的名义,派博罗籍的共产党员、广州农讲所第五届学员温良、邓绍尧、陈少辉3人回到博罗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秋,建立中共博罗城小组,由温良任组长。
1926年3月,中共惠州地委安排韩耀汪,利用假期回到博罗开展活动。韩耀汪回到博罗后,一方面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化解一些怀疑和非议我党的人的疑虑,争取他们理解和拥护我党的革命主张;另一方面在青年学生中物色培养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对象,先后培养吸收了简易师范学生张国航、徐春霖,博罗中学学生王德章、张瀚荣、韩耀洪等人参加共青团,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博罗城小组,由徐春霖任组长。
1926年4月,广东省农运特派员、共产党员古柏桐到公庄开展革命活动,在知识青年中发展共青团组织,6月,吸收骆瑜、张华、朱翰如、吴超明等知识青年加入共青团,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庄小组,骆瑜任组长。
1926年冬,经组织安排,韩耀汪到国民党博罗县党部任农民部长,徐春霖任青年部长,张国航任干事。为维护博罗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博罗城共青团支部配合工作,仿照《向导》、《中国青年》形式,由韩耀汪任主编,编印了命名为《特刊》的刊物,传播马列主义理论,宣传只有实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中国的革命才有希望。《特刊》每期油印几十份,免费分发给青年学生和知识界阅读。
1927年3月,中共惠州地委派共产党员韩耀汪回到博罗城镇小学任教,以教师为掩护,进行发展党员的工作。韩耀汪与在博罗从事农民运动的共产党员温良、邓绍尧、陈少辉和在博罗中学、简易师范的青年学生王德章、张翰荣、徐春霖及国民党县党部工作的共青团员张国航等组成博罗县党、团联合支部。由韩耀汪任党、团联合支部临时书记。
韩耀汪在“小南海”(博罗中学老校区)开过一次全体党团员会议,传达省农会特派员蓝旋均的指示,确定当时的工作方针,对国民党继续联左反右,积极扩展农会组织和发展共青团员。

博罗中学老校区现貌
(来源中共博罗县委党史研究室 刘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