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2021年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教育系统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桂城将启动“四美”路径,加快打造“美育桂城 学载未来”的教育品牌,并透露系列教育投入新利好。
2021年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教育系统工作会议现场。李欣 摄
据悉,至2022年,桂城还将陆续完成20所学校、幼儿园的新改扩建任务,含扩建提升原村域小学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入约29.12亿元,新增学位23115个。其中,今年15个正在推进,5个加紧筹备。预计今年9月,灯湖中学、怡海小学、映月四小可投入使用,投入约7.5亿元,可新增学位约4830个。
同时,在学前教育、教育装备提升,以及加强师资能力提升、教师待遇提高等方面,桂城也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市民。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邝颖新表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在政策、资金、人才供给上给予更大的支持,用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时代感,同理心和进取心,加快推动桂城教育要高质量发展。
先来看看桂城建设“美育桂城”的“四美”路径:
▋(一)校园美
1.校园建设
突出重点,双力齐发,打造桂城教育“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新改扩建同步推进,不仅满足旺盛的学位需求,同时焕发原村域学校、老旧学校校园活力,促进学校间条件均衡。
◎任务①新改扩建计划:至2022年,桂城还将陆续完成20所学校、幼儿园的新改扩建任务,含扩建提升原村域小学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入约29.12亿元,新增学位23115个。其中,今年15个在途推进,5个正在筹备。预计今年9月,灯湖中学、怡海小学、映月四小可投入使用,投入约7.5亿元,新增学位约4830个。
灯湖中学将高标准完善硬件配置、教学设施和场室功能,并将做强师资配套。学校供图
据了解,目前正在推进的15个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投入建设资金约21.25亿元,预计新增学位11955个,包括有南海外国语学校、桂城外国语学校、华附南海实验高中、灯湖中学、映月四小(平西)、南海实验中学金桂校区(初中)、桂城中心幼儿园 、桂江幼儿园、桂城中心小学、怡海三小(石肯)、平洲二中、桂江二中、怡海小学、文翰四小(林岳)、文翰二小(三山港小)。
同时正在筹备建设5个项目,包括有灯湖四小、映月五小、三山国际社区学校(小学、初中)、林岳二号线TOD上盖配建学校(小学、初中)项目、公庙桥地块配建学校。
2021年,桂城计划做好扩建提升原村域小学建设工程项目6个,投入5.55亿元,预计新增学位5205个,包括有扩建文翰二小(三山港小)、文翰四小(林岳小学)、映月四小(平西小学)、映月五小(平北小学)、怡海三小(石肯小学)、灯湖四小(夏西小学)。
◎任务②学前教育:计划投入8000万元改建桂城中心幼儿园,投入900万元装修及购置桂江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新建幼儿园13所(其中公办普惠幼儿园占11所),预计近2年内可增加学前教育教学班约182个,补充学前教育学位约6370个(其中公办普惠幼儿园学位占5320个)。
◎任务③教育装备提升计划:从2019年起,三年内投入超1.8亿元推进教育装备提升计划,分步完成包括功能室、图书馆、教学仪器、信息化建设等教育装备的配置更新。2020年已经投入2800万元推进教育装备配置更新,超5000万元实现公办中小学空调全覆盖。2021年起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不少于6000万元提升教育装备,并实现常态化。
2.校园文化建设
给予资金、评选评优等支持,鼓励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历史沉淀、挖掘特色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彰显初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特色。街道层面,开展“美在桂城”教师艺术作品巡展,全面启用“美育桂城”展示中心。
▋(二)心灵美
核心理念是“让孩子学会爱己及人”。
1.“慧爱之家”建设。投入超300万元,建设桂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基地“慧爱之家”,开展心理教育系统项目。
2.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筑学校-家庭-社区“1+1+N”教育生态。包括:垃圾分类普及行动计划、“一校一社工”计划、桂城街道中小学规范化家长学校“领航工程”、学习型社区在城市社区全覆盖。
桂城社区一线设立的垃圾分类处。戴嘉信 摄
▋(三)师德美
增设“桂城十大美丽教师”奖励机制。在原有承继佛山市、南海区各项奖励基础上,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突出的教师表彰奖励,大力宣传,树立典型。
▋(四)智体美
1.摘星行动。投入300万元,以“一校一品”为导向实施“摘星行动”,借助社会力量,创建课外服务机构特色课程管理平台,以此建设校园课后特色课程;设立特色品牌学校和特色品牌项目奖励。
2.创客中心。学研创为一体,全面推进桂城未来教育·创客课程普及计划,投入300万元开展创客特色学校研讨展示活动,培养创客师资队伍。
3.实施“大阅读”工程。开展“大阅读”活动,建设“众阅之城”。举办读书成果展评或相关竞赛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以促进大阅读活动的健康发展。
4.少儿花会展演。建立演播平台,通过直播、现场展演等方式,邀请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观摩一年一度的少儿文艺花会,推动校园艺术教育蓬勃开展。
除了硬件设施的投入外,此次召开的教育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将全面营造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社会氛围,通过高水平教师引领+高待遇激活+学习高地打造“三高”手段打造专业化高品质教师队伍。
具体来说——
1.培育名师、名校长:高水平教师引领
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方面保持具有正高级、特级教师或国家特支计划名师等响亮头衔的教育领军人物在区域内比例高的优势;另一方面,抓好“新”桂城教师两年期街道级培训工作。
大力推动“大匠名师”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自2019年起,已投入183万元,启动15个为期三年的街道级别“名师工作室”建设。2022年,将持续深化、扩大街内名师工作室建设,在培育领航名师、名校长梯队上继续发力,两个梯队目标新增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2-3人,造就学者型教师校长。(现特级教师7人,占区35%;正高级教师7人,占区25%)。
2.提高公办学校教师的职务待遇:高待遇激活
全面提高公办学校各类型教师补贴,包含班主任在内共十五个类别,年度增加预算金额超过1500万元。加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的激励性奖教经费,进一步彰显教师专业技术价值。
同时,积极寻求在非政策层面的,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优秀教师与学生的奖教奖学,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创桂城发展新优势。
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获奖代表。受访者供图
3.建设“桂城教师学习中心”:学习高地打造
加大投入,与大学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合作,打造“桂城教师学习中心”,构建科学研训网络。桂城教师学习中心为教师进一步研修和发展提供可选择性、更大空间。
不仅如此,桂城还将加快建设平安校园,一方面推进育人环境升级。继续推进智慧安全校园建设,同时加强阳光厨房建设,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健康守护平台”;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公办学校后勤人员待遇。
为推动教育质量保持高位优质发展,桂城还将持续推进和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建立学区教研共同体、结对子学校等共同发展机制,形成“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加快推进公办民办教育齐头并进,打造南实教育集团、学前教育五集团成为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
【通讯员】李芳毅 邓付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