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南方日报、南方+为你打造的健康随身听,每天听一听,给健康加分。
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耳聋患者约4.66亿,而65岁以上的老年性耳聋大约占1/3,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的耳聋跟年龄退化无关。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听力杀手”可能就隐藏在自己耳边。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12岁到35岁的人群中,将近50%的人在使用个人视听设备时音量超标。
比如对于爱好打“和平精英”的人来说,戴着耳机“听声辨位”往往能打出高光时刻,代价却是可能严重损伤听力。不少网友就吐槽,戴着耳机打游戏,枪声大脚步声小很伤耳朵,有游戏主播甚至因听力下降不得不请假休息。
专家表示,青少年有三大不良习惯可能有损听力。
一是长时间佩戴耳机。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数量有限,长期、慢性的噪声刺激,容易造成毛细胞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引起噪声性听力下降。
二是习惯用插入式耳机。这类耳机与外耳道紧密相贴,声音进入外耳道后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强大的声压全部集中到鼓膜上,容易造成内耳损伤,听力下降。相反,耳罩式耳机增加了扬声器和鼓膜之间的距离,可以降低听力受损的几率。
三是在热闹环境下使用耳机。在公交车或商场等噪声大的地方使用耳机,会不由自主提高耳机的音量,给耳朵带来伤害。
专家建议,使用耳机时,应遵循“3个60”的原则: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声音的大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当外界环境声音超过60dB时,尽量不使用耳机。
此外,专家也提醒,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长期过劳等会导致“急性低频听力下降”,金融界、IT界和传媒界等过劳行业常有此类病人“扎堆”。听力出现问题,延误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下降,所以上班族发现听力下降最好在当天就诊,最迟不要超过一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听力损伤是渐进式的,后果会在一二十年后显现。年轻时有听力损伤的人,可能四五十岁就会出现耳背,希望大家别到那天才来后悔哦。
感谢收听《健康随身听》,每天听一听,给健康加分。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李松键 李云英(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音频主播】严慧芳
【音频编辑】周鑫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