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仙气”!“三灶鹤舞”原型现身珠海了

珠海发布
+ 订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灶鹤舞”原型,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现身珠海。

(▲图来自于珠海市观鸟协会)

近日,珠海市观鸟协会

在斗门区乾务镇雷蛛垦区

发现并拍摄到白鹤的身影,

这是我市首次观测记录到

这种珍稀鸟类的影像。

据悉,

当时这只惊艳亮相的白鹤

正在围垦塘里闲庭信步,

并不时停下来悠然地梳理一下羽毛。

生物资料显示,白鹤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5-140厘米。成鸟站立时通体呈现白色,飞行时黑色的初级飞羽明显。白鹤主要越冬于长江中游,最大的越冬种群位于江西鄱阳湖,少量越冬于长江下游至东南、华南地区。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

最特化的鹤类,

本次是近年来

广东第3次发现白鹤。

珠海市观鸟协会会长郭竣工介绍,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高度依赖浅水湿地,是罕见的候鸟。目前在广东地区仅有三笔白鹤的影像记录,分别是2019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沙仔岛发现9只白鹤、2021年1月在韶关市始兴县发现了白鹤小种群,本次是近年来广东第3次发现白鹤。

气质出众、自带仙气的白鹤

被誉为鸟类“活化石”,

在民间常被称为“仙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灶鹤舞”原型

就是白鹤

据史料记载,珠海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灶鹤舞”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是三灶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模仿白鹤的神态动作、研究白鹤的生活习性而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

从“三灶鹤舞”也可见白鹤曾在三灶生活过的印记,但是,在近现代珠海市的野生鸟类观测记载中却无白鹤的记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本次发现可以说是弥补了这种遗憾。

珠海全市

共有鸟类300多种

珠海市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的候鸟迁飞区,拥有狭长的海岸线,水鸟活动范围较广,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共有鸟类300多种。

▲白琵鹭在觅食

▲白琵鹭和白鹭

据郭竣工介绍,由于雷蛛垦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适应野生鸟类的优良生境,这里有数千只野生鸟,包括鸭科、鹭科、丘鹬科、鸻科等多个种类,以及其他常见的野生鸟类。

▲黑脸琵鹭

据珠海市观鸟协会近半年来的统计数据,雷蛛垦区有野生鸟类75种,隶属14目28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包括黑鹳、白鹤、黑脸琵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0种,分别是白琵鹭、鹗、黑翅鸢、白腹鹞、鹊鹞、黑鸢、普通鵟、红隼、褐翅鸦鹃、白胸翡翠,真可谓是的“小鸟的天堂”。

▲黑鹳和苍鹭

果然名不虚传,

自带“仙气”的仙鹤,

真的是美呆了!

在此,

温馨提醒小伙伴们,

保护鸟类,

也就是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大家要避免打扰鸟类,

在观鸟时尽量做到远观,不要靠近!

文/珠海发布 康振华

图片来源于珠海市观鸟协会

责任编辑/田海

编辑/明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