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金融圈:记者 庞华玮 叶麦穗 另据财联社
今年年初,基金经理出现离职小高潮。
21金融圈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28日,今年前两月已有40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34家基金管理人。
在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市场上知名的基金经理,有的基金经理近年的业绩收益排名前十分之一,但也有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业绩垫底。
“年初基金经理离职比较多,一方面和年度考核有关,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可能就被考核掉了,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可能有了更好的去处,奔私,或者是转型了;另一方面,今年前两个月市场波动比较大,1月份大涨,2月份又大跌,这也是导致人员流动的一个市场大环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而对于不少基金公司而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也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与此同时,基金行业饭圈化趋势继续。今日有媒体报道,网传华夏基金经理蔡向阳、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孙芳、永嬴基金经理李永兴、广发基金经理傅友兴、易方达基金张坤、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招商基金经理侯昊、中欧基金经理葛兰受邀参与《天天向上》节目,其中孙芳、李永兴、蔡向阳已确认参加。
对于该传闻,上述基金公司纷纷称,公司的确有收到《天天向上》节目组录制邀请,节目系通过中基协牵头,但鉴于不希望基金被过度娱乐化等原因,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大概率将不会参与节目录制,相关传闻为假消息。另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内部正在商讨参与大众综艺节目是否具备可行性,但目前尚未决定最终是否参与其中。
40位基金经理离职
21金融圈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28日,2021年以来已有40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34家基金公司,其中,博时、嘉实、华泰柏瑞、银华、泰达宏利、泓德等基金公司均有2人离职。
年初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比如,博时基金研究总监王俊。
王俊之前管理的博时新兴消费主题基金,截至2021年2月28日,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4%,最近一年的收益率为40%,最近两年收益率95%,最近三年收益率105%。其近年基金业绩排名一直在前50%,最近3年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为395/2487。
博时基金研究总监王俊
记者发现,年初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均表现不错。比如招商基金研究部负责人李亚,其管理的招商中国机遇,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收益排名皆是在同类基金的前1/10上下浮动。
业内估计,离职基金经理们的一大去处可能是同业。
而从各家基金公司在任基金经理来看,不少也是来自于同行。比如Wind数据显示,银华基金来自同行的基金经理有6位,此外也有来自私募、券商。这或意味着,同行流动是离职基金经理的一个常见的选择。事实上,基金经理最常见的同行间跳槽是从中小基金公司到大基金公司。
而最近两年A股市场的行情比较好,也出现一些基金经理奔私的现象,最著名的比如去年5月东方红明星基金经理林鹏离职奔私。
此外,由于资管行业大发展,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等行业对基金经理的需求也在增加。
“基金经理离职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是为了更好的收入或者更好的职位。”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说。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经理是“被动离职”。
记者发现,有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的年度排名垫底,比如有两位今年1月离职的债券型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定开纯债基金近1年来排在同类近3000只基金的最后30名,近2年来收益也排在最后20多名。
一位今年2月份离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基金近1年业绩排在全市场后1/10。其基金经理在职时间仅为一年零两个月。这可能意味着这家基金公司的考核周期为一年,而不理想的业绩或是其离职原因。
考核机制之变
“如果考核周期为一年的话,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业绩排名在同行50%以下会被警示,如果排名在后三分之一,就可能会被淘汰。此外,基金经理排名也与年终奖和基金经理的收入直接挂钩。”有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基金公司的业绩考核周期一般是1-3年。
多家公司向记者表示,考核周期已从一年改为三年,基金经理们都松了一口气,到年底时压力没那么大,不必为追求一年的业绩而调仓冲业绩。
“如何留住和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是各家基金公司一个重要课题。比方说采取股权激励、奖金薪酬激励等方式让基金经理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杨德龙表示。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该公司对于基金经理的考核,已采取“轻排名重收益”的理念,采取两个“532”考核体系。
一年考核优先考虑基金持有人的正回报,50%比例为业绩正回报、30%为超越比较基准回报、20%为业绩排名;三年考核鼓励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适度淡化短期排名压力,50%考核当年业绩、30%考核上一年度业绩、20%考核前年业绩。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这体现出公司对人才的考核要求,以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为目标,看重长期业绩而不是短期排名。
不过,基民们是用脚投票,当看好的基金经理离职后,投资人应如何选择?
对此,张婷表示:”基金经理对基金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主动管理类型的基金经理,每个人的操作风格以及能力圈都不一样。一旦基金经理离职,基金可能会面临投资风格的变化,因此,如果遇到基金经理更换,我们需要观察新任基金经理能力如何,过往产品的业绩如何,如果表现较弱,建议赎回,如果没有历史业绩,也建议赎回进行观察。”
杨德龙同样建议:“对基民来说,如果看好的基金经理离职,可能要重新考虑是否继续持有这个基金,要考察这个新换任的基金经理历史业绩如何,以及投资风格是不是价值投资,再决定是否继续持有基金,因为经理离职对于基金业绩的影响比较大。”
新基金发行迅速降温,有知名基金经理仅募集到个位数
随着市场调整,新成立的基金都出现明显调整,年内成立的211只主动偏股基金平均下跌3.3%。新基金发行也明显降温,3月1日,共有25只新基金开启认购,但是再无爆款出现,其中当日认购规模最高的基金不超过30亿,和此前火热的场面,形成巨大的反差。
3月1日,知名基金经理王景管理的招商品质升级、应帅管理的南方优质企业、王健管理的中欧嘉选等25只新基金开启认购。记者从多个渠道人士处获悉,今天新基金发行市场降温显著,截至目前尚无爆款诞生,新基金最高认购规模不超过30亿元,亦有知名基金经理挂帅的新产品募集进度仅为数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2月共成立新基金数量39只,创下40个月的新低,单月募集的资金为1499亿份,而今年1月的份额规模高达5542亿份,环比降幅超过七成,同时该数据也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
根据以往历史经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5%,是一个国际金融市场普遍认为的临界点,届时市场对通胀已经形成一致预期,对冲基金会开始做空国债期货,10年国债收益率出现飙升,全球资产挤泡沫开始挤泡沫,这个过程会异常痛苦。
持有人损失巨大,各种段子走起来, “你抄他的底,他要你的命”;“本来是想做财富的朋友,结果慢慢发现,只能做时间的朋友”“其实我觉得买基金挺好的,买了1万,剩8000,不然我自己早就花完了。基金虽然没有让我赚到钱,但是脾气变好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近日基金销售有所降温的原因显而易见,就是A股市场持续回调。从2月18日至2月25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92%,沪深300累计下跌5.82%,创业板指累计下跌12.79%,可谓急速调整。其中,白酒、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其中的龙头股,调整相对剧烈,短时间内下跌幅度接近20%。
业内人士指出,股指与明星个股短期内大幅调整,市场情绪确实有了转变,带动了一定的负面情绪。同时,2019年以来连续两年的基金大年,令很多基金投资者已经累积了不少浮盈。面对市场调整,或许会有很多基金投资者选择止盈。而很多去年年末才跟随买基金的投资者,其浮盈或许已经回吐,可能会选择止损。
华南某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赎回逐渐增多,基金经理就需要卖出证券保留现金以保证流动性。某基金公司销售人士则持积极的观点。他表示,尽管情绪面很难把握,但如果未来几天市场有所反弹,那么基金销售或许会迅速回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