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摆这里,加速变质!很多人都放错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烹饪少不了各种调味品

如盐、酱、糖、蚝油等

很多人为了方便取用

将调料摆放在灶台边

殊不知

这动作很可能

会致其加速变质

有损健康!

01

常见的放错位置的调味品

◎  蚝油、部分酱油等开盖后需冷藏

蚝油素有“海底牛奶”之称,是利用牡蛎蒸煮熬制浓缩汁水或者直接对牡蛎肉进行酶解之后,再添加适量的白糖、食盐、淀粉等而制作出来的。味道层次丰富,鲜味十足。

也就是说蚝油主要成分为生蚝、水、淀粉,而这些都是在常温下极易发生氧化分解的物质。尤其是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更容易变质,可能刚开瓶没几周,瓶口就长毛了。

所有售卖的蚝油产品瓶身上,厂家标注的贮藏条件都是“常温存放,开启后请冷藏”,或更加具体的“开启后请0℃-4℃冷藏”。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蚝油变质都会出现长毛现象,只要从原本的粘稠状态开始变稀,倒出时特别容易,或是鲜味没有当初那么足了,可能已经变质了。

此外,以下几种调味品开盖后也务必放进冰箱保存:

◎  香料混合调味料及调味酱(如芥末酱、沙茶酱等)。

◎  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的调味品(蛋黄酱、沙拉酱、番茄酱等)。

◎  豆豉及其他发酵制品(如鱼露、虾酱)。

◎  低盐的、不含防腐剂的酱油,开封后尽量冷藏保存。

◎  干燥香料、蜂蜜无需冷藏

像五香粉、胡椒粉、十三香、辣椒粉、花椒、香叶等都属于干货调料,它们的存储重在防潮防霉。在潮湿的冰箱内,它们会逐渐吸收水分,甚至变质。

要让香料长久保存,最好用密封容器盛装,并放置在干燥、阴凉的橱柜中。

蜂蜜则放在阴凉处即可。因为当温度低于20℃或含水率低于20%时,蜂蜜就会产生结晶,虽然不影响风味,但食用起来相对不方便。

◎  含油脂的调味品,远离灶火、阳光和水

像炒菜的大豆油、菜籽油,凉拌菜的橄榄油、辣椒油、芝麻油等,都要远离灶火和水,并避光存放。

一方面,温度越高,油脂氧化的概率就越大。通常温度每增加10℃,油脂的酸败速度就会增加一倍;另一方面,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利于氧的活化和油脂中游离基的生成,加快油脂氧化酸败的速率。而水分不仅会使脂肪发生水解反应还会促使衍生物生长,在该过程中产生的酶会加速脂类的酸败。

所以油类调味品要远离灶台、阳光、水。并且最好用深色玻璃或者陶瓷器皿储存,不用的时候盖紧盖子。

02

调料冷藏的标准

要不要冷藏,最直接的方法是看标签,若标签写得不全或者难辨认的情况,则看以下两点:

◎  看盐含量

盐含量高的不易坏,可以不放冰箱。盐中的氯离子、钠离子,可以快速地和水分子结合,让水分活度飞速下降,微生物便会死一大片;此外,微生物所处的环境中的盐分上去了,微生物细胞中的水分便会快速往外流,从而导致细胞缺水,生长迟缓,或直接死亡。

这都有利于减缓食物的变质速度。

◎  看酸碱度

pH值很低、酸度很大的调味料,一般微生物很难生存,所以无需冷藏。但是如果高盐调料、酸性调料中添加了一些风味食材,则可能需要冷藏。

03

调味品变质的鉴别方式

打开食品外包装后,食品的保质期将大大缩短,而若是不注意贮藏条件,则会加速变质。出现以下情况的调味品最好不要再食用:

①固态调味品,若吸潮结块、闻起来有一股哈喇味或其他异味、颜色变化、口感变化(如原来咸的变苦,甜的变酸)等问题,则很可能已变质。

②液态调味品,若液态混浊,有沉淀物、出现不良气味、口感异常则很可能已经变质了。

③半液态调味品,若是有酸腐味、上层变稀,或者下层有明显的沉淀物,则不能再食用了。


编辑|周艳梅  责编|张秀丽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声明|图文仅作公益宣传,侵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