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赖茅背后的家国情怀

南周知道
+ 订阅

今日话题

字数:5013阅读时间:6min

一位有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一位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的书法家,两人在贵阳不期而遇。也正是这次缘分,开启了他们商业合作的契机,也造就了“赖茅”纵横业内多年的传奇。

“知道”(nz_zhidao)为你讲述赖永初与赖茅的传奇故事。

(胡问遂艺术馆开幕现场 资料/ 图)

2021年初春的上海市黄浦区古城公园,已迎来阵阵暖意。

沿着步道一路向前,一栋带有徽式建筑特色的白墙灰瓦映入眼帘,这里是沪南钱业公所的旧址,今天,它以“胡问遂艺术馆”的新貌重新和公众见面。

胡问遂师从沈尹默,是中国当代书法史上海派书法家的代表。走进胡问遂艺术馆,即可欣赏到胡问遂先生在各阶段的一百余幅字画。胡问遂还是具有经典构建能力与谱系传承的艺术家、心系祖国下一代的教育家、一位颇有建树的书法理论家和早期书法活动的组织家。

2019年,胡问遂夫人代表其家属将所藏胡问遂经典作品近一千件,捐赠给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希望能借此进一步发扬光大海派书法,传承中国书法艺术。

▲胡问遂先生(胡问遂家属供图)

除了书法造诣外,胡问遂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经历:为“赖茅”酒设计商标。在胡问遂艺术馆的办公室中,能看见贵州赖永初酒业为其特制的艺术馆纪念酒,酒瓶颈部雄鹰展翅的“大鹏商标”格外引人注目。

▲胡问遂艺术馆纪念酒(资料图)

恒兴酒厂,由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赖永初在茅台镇独资创立。民国时期著名的“赖茅”酒就出自恒兴酒厂,是今天茅台酒的前身之一,而瓶身上展翅的“大鹏商标”则由赖永初聘请胡问遂亲自设计。

饮酒以结朋宴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那么,胡问遂先生如何与远在贵州的赖永初先生相识相知,又如何与“赖茅”酒结缘?这幅经典的“大鹏商标”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让我们回到80年前的抗战大后方寻找答案。

乱世初识:

实业只为保家卫国

时间回到1937年。这一年对胡问遂和赖永初来说都至关重要。

1937年的胡问遂放下笔墨,暂时收起了心中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投笔从戎,加入当时由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为第三厅厅长的国民党陆军第一零五师,在政治宣传处宣传队参加抗日,并随大部队从上海来到了贵州大后方。

赖永初的父亲在民国时期经营“赖兴隆”钱庄做些小额银钱借贷的业务,但赖永初执掌家业后,并不满足于钱庄业务。抗战烽火之际,他有感于乱世当中实业救国之要义,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赖永初先生(资料图)

两位有为青年,有各自的天赋与能力,生长于乱世,渴望求得救国存亡之路径。胡问遂与赖永初在相识之前就有这天然的共同点,这也为他们在四年后的相遇相知埋下伏笔。

1937年到1940年期间,胡问遂用油画和水粉色画了大量的抗战宣传画,后来还在卫生局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画过医用挂图。1941年战火蔓延,胡问遂又放下画笔, 随军开赴缅甸腊戍,根据需要在运输处当了机务员,参加修建二战中的重要国际通道滇缅公路。

同样在1937年前后,赖永初创办“大兴实业公司”、“同济盐号”,经营业务包罗万象,从零售、百货到运输、外贸。这一年,茅台镇衡昌烧坊经营不善,衡昌烧坊所有人周秉衡以酒厂作价入股贵阳大兴实业公司。公司由赖永初任总经理并控股,周秉衡任副经理。

1941年,赖永初独资收购“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酒厂”,并独创“赖茅”酒这一新产品。赖永初深知,要提高酒的质量,除严谨的酿造标准外,勾调这一环节也极为关键。为此,他让酒师把各轮次酒都背到贵阳,亲自勾兑比较、请人品尝听意见、甚至专门制作出小包装的样品,送到各地商号品评试饮。如此反复在不断调整后确定最佳配比后,将勾调方法反馈到酒厂,要求酒师严按此方勾兑,最终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有了“好品质的酒”之后,赖永初也有了将恒兴酒厂做大做强的底气。此后他积极扩大业务,在贵阳设立恒兴总号和分销处,通过他在汉口、长沙、上海等地开设的字号和分支机构扩展销路。

也是在1941年,因为身染疾病,胡问遂离开军队,来到了贵阳。病情好转后,国难仍在,胡问遂与彼时许多文人墨客与有识之士一样,坚信实业能够救国。

胡问遂初到贵阳时认为自己从小习文,又懂得宣传,先在贵阳市小十字(今富水南路一带)开馆承办商标广告印刷业务,后在电台街开办印刷厂。

此时,赖永初的各项业务蒸蒸日上,他开始把重心放在恒兴酒厂的经营上。

一位是有着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一位是初到贵阳才华横溢苦于报国无门的书法家,赖永初与胡问遂,就这样在贵阳相遇。也正是这一次相遇,开启了他们实业兴国的救亡之路,这种奇妙缘分也令纵横酒界的传奇——“赖茅”如虎添翼。

(恒兴酒厂老照片 。资料/ 图)

“雄鹰”初现:

为国的展翅腾飞

如今嘈杂的贵阳市北沙巷在八十年前乃是一处清静之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胡问遂和赖永初在这里共同置业,相邻而居。也是从此时开始,在抗日战争乱世当中的贵阳,胡问遂和赖永初两家以“赖茅”为桥,谱写出了一段传世情谊。

彼时,茅台镇三大烧坊成义、荣和、恒兴竞争激烈,且赝品茅酒泛滥。赖永初认为,恒兴酒厂要有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自己生产的茅酒产品标识。他以自己的姓氏和茅台镇的名字相结合,创立了“赖茅”的产品名称。

有了响当当的名称,也得有过目难忘的商标。赖永初遂找到初来贵阳的胡问遂商量商标应该如何设计。

“取《庄子·逍遥游》中,鹏扶摇而上九万里之意象,如何?”

这是胡问遂给出的第一个也是一击即中的建议,由此,“大鹏商标”诞生了。

▲民国时期的赖茅商标与背标文字皆出自胡问遂之手。(资料图)

据胡问遂夫人宋玉琴回忆,当时待选的设计有许多,其中也包括茅台酒现在以红色为主的商标。而胡问遂为赖茅设计的商标,是手绘一大鹏展翅高飞,寓意赖茅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如大鹏飞临全国畅销海内外之意,赖永初对这个方案非常满意。此外,胡问遂还亲自题写了赖茅的背标。

这一商标设计,也预示着中国和中国酒业将以雄鹰之姿傲立世界——实业兴国,为了国家展翅高飞而奋斗,是胡赖二人最大的共性。

“大鹏商标”设计出样后,赖永初先交给自己在香港的分号印刷了20万套。后来,胡问遂在贵阳创立“时轮印刷厂”,“大鹏商标”的印刷便交给了胡问遂,时轮印刷厂也让胡问遂在贵州做出了一番事业。

▲现恒兴酒厂所使用的商标。(资料图)

到1949 年,时轮印刷厂”雇员百余人,拥有两台橡皮胶印机——这属当时世界上较先进的印刷设备,在贵阳仅五台——两台手摇石印机、两台切纸机、一台大厂印刷机等,在贵州已是著名印刷厂,在西南地区也很有名。

印刷厂承接教材、文史、科研书籍的印刷业务。其中,支持抗日的,均按成本价收费,有时还免费印刷,三十岁左右的胡问遂成为了当地知名人士。

与此同时,赖永初的“赖茅”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赖茅酒以红高粱、小麦、水为原料,采用大曲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精心酿造、贮存、勾兑而成,酱香醇郁、回味悠长,很快在省内外和国际市场享有盛名,赖永初也是将茅酒打入香港市场的第一人。

(民国时期刊登的赖茅广告。资料/ 图)

愈飞愈高:

“赖茅”精神永不褪色

斗转星移,赖永初与胡问遂在贵阳的事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内外局势也发生着变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使命从救国图存向建设新中国转变。此时的赖永初除经营恒兴酒厂外,还兼营盐业、矿业、报业并从事慈善和教育。解放后,他作为实业家曾任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常委等,并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庆一周年观礼,而胡问遂创立的时轮印刷厂已成为当地极具规模和口碑的印刷厂。

赖永初与胡问遂的事业均受到政府的认可,并随着新的形势与时俱进。1950年,胡问遂主动把工厂上交国家,时轮印刷厂并入贵州人民印刷公司(贵州新华印刷厂前身)。胡问遂则举家迁往上海,开始专注书法事业。

1953年,国家接管 “恒兴酒厂”,并与同时期赎买和没收的“成义烧坊”(华茅)、“荣和烧坊”(王茅)合并成立地方国营茅台酒厂,“赖茅”的辉煌时期暂时落幕。

此后几十年,胡问遂在上海投身于热爱的书法事业,师从沈尹默,为毛泽东纪念馆写词,为郭沫若所欣赏,成长为一代海派书法大家。而在贵州,赖永初在为恢复生产“赖茅”酒在不断争取和努力。

上世纪80年代,赖永初在贵州省政协会议上提案恢复赖茅酒的生产。次年,赖永初因病去世,嫡子赖世强为实现父亲“恢复恒兴酒厂、让全国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当年的赖茅”的遗愿,决定回到茅台镇重建恒兴酒厂,恢复生产赖茅。

1983年,赖世强从省城贵阳回到“赖茅”酒的故乡茅台镇,独资恢复重建老字号恒兴酒厂,聘用当年“恒兴酒厂”主要酿酒师主持生产工作。次年,中断生产近三十年的恒兴酒厂又飘出阵阵酒香。

▲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酱香二车间(资料图)

1992年,为纪念父亲赖永初先生在茅台酒历史上的做出的突出贡献,赖世强以父亲的名字申请注册商标并成立贵州永初酒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

在赖世强及其后人的坚持下,“赖永初”品牌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也继续见证者赖永初和胡问遂的友谊。

2011年3月,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赖永初)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2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恒兴酒厂被贵州省商务厅认定为“贵州老字号”。

2019年,“赖氏酿酒技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董事长赖世强获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赖氏酿酒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殊荣。

胡问遂艺术馆开馆之际,贵州赖永初酒业特制“胡问遂艺术馆”纪念酒,以缅怀赖、胡两家延绵数十年的情谊。在纪念酒及“赖永初”品牌的其他酒瓶上,印刻的那只展翅雄鹰,不仅是赖永初和胡问遂友谊的见证,更是战乱之下有识之士们家国情怀的最佳诠释。

今天,无论是历经岁月洗礼的“大鹏商标”和“恒兴酒厂”,还是传承精神的“赖永初”品牌,都是赖永初与胡问遂两位大家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遗产。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白酒尤其是酱香型白酒的消费市场正迅速成长。在剧烈变动的酒业市场环境中,“传承”似乎已经成为最稀缺的品质,但把“赖茅”的工匠精神传承至今的贵州赖永初酒业仍将继续倾注匠心为您酿造千里飘香的美酒。

(推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