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中国BRCA基因检测规范化培训(佛山站)在我院成功举办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订阅

2021年2月27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主办,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2021年南中国BRCA基因检测规范化培训系列活动”在我院4楼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就NGS实验室建设与技术原理、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检测与解读、PARP抑制剂在实体瘤中的应用相关主题展开讨论。应邀参会的有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妇科、乳腺肿瘤内科等多位专家,大家共同探讨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的热点问题,多科室间互相分享经验将更有利于临床精准治疗发展。

我院病理科刘芳主任首先致辞。她表示,会议以NGS和BRCA检测为主,迎合了病理的发展趋势,病理和临床的结合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了解临床所需,建立规范化分子检测实验室,将推动病理的发展。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刘文兰教授主持会议,她说,NGS是临床实现精准治疗强有力的工具,利用NGS将使临床医生对疾病有更精确的认识,通过此次会议可以学习到更多。

会议上半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欧阳能太教授分享了NGS实验室建设经验与相关技术原理,讲诉了场地如何合理规划,通过讲解NGS实验技术原理来设计实验室如何减少污染,减少非必要的成本消耗,最后就分析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接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廖健伟博士就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检测与解读进行了分享交流,同时讲解了关于临床生信解读的经验。HRD是目前一个热点分子标志物,通过廖博士的介绍,与会者对HRD检测方法主要分类及HRD状态评估方式有了一定了解。

会议期间,就目前NGS实验室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如何更好推动NGS实验室的规范建设,如何推动HRD检测的标准化等热点问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刘文兰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傅新晖教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陈健智教授、我院张月华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基层医院是否有必要建设NGS实验室,以及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习,大家发表各自看法,相互分享经验。

会议下半场侧重临床,由我院妇科袁颂华教授主持。她从临床角度探讨分子检测的意义。我院乳腺肿瘤内科庞丹梅教授分享了PARP抑制剂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庞教授通过引用PARP抑制剂国际临床研究,详细分析了PARP抑制剂应用的在不同肿瘤的临床意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蒋圆玲分享了临床检测的案例,说明了分子检测在临床中的作用,针对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有力依据。NGS检测是病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桥梁。通过下半场的学习,生信分析的发展也利于医学的精准治疗,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开销,同时提高患者预后。

在讨论环节,袁颂华教授、段海波教授、徐冰南教授、赵宋礼教授、周东华教授就卵巢癌全程管理及关键环节,PARP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突破,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生物标记物指导PARP抑制剂使用进行了讨论。从临床角度思考分子检测如何更有效的辅助临床合理用药及规范化治疗。会议最后,刘芳主任作了总结,强调NGS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学术活动结束后,“南中国NGS队”与“佛山联队”在明珠体育馆进行了羽毛球友谊赛,脑力提升的同时身体锻炼也紧随其后,为此次会议增添了无穷活力。

供稿:  陈玉兰、刘芳

责任编辑:孙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