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是全国第22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从新生儿到老年人,通过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并诊断听力损失,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及助听装置等方式获得听力康复。在爱耳日即将到来之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送出免费耳聋基因检测、贫困患者人工耳蜗手术资助等福利,有需要的朋友们欢迎报名参加。
一、免费耳聋基因检测(60个名额)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3万新生聋儿,其中六成都是父母遗传的。这种遗传并不是说爹妈耳聋才会遗传,临床数据显示,90%的聋儿的父母听力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即使听力正常的夫妇,由于他们携带了耳聋基因,也面临生育聋儿的风险。还有很多因药致聋的人,其实他们本身就带有耳聋的基因,只是在药物的作用下诱发了聋。目前通过耳聋基因的检测,就可以发现一个人到底是不是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和易感者,从而更精准地诊断耳聋、防治遗传性耳聋。
申请条件:
1、先天性双耳重/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有家族史或无均可);
2、双耳语后渐进性听力下降,40岁以下,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且以高频为主;
3、曾行颞骨CT,且提示有前庭导水管扩大的耳聋患者;
4、有耳毒性药物接触史及前后听力检查、就诊病历资料的耳聋患者;
*本次受试者直系家属可一同免费行耳聋基因检测。
咨询电话:
蔡医生 19115603155(微信与电话同步)
工作时间8:00-17:00,非工作时间可微信留言
申请方式:
1、拨打电话19115603155(工作时间:8:00-17:00)进行初步咨询审核。
2、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当天,务必携带以下资料:
①身份证/户口本(如受试者未满18岁,需同时出示监护人身份证);
②听力学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既往纯音测听,耳声发射,鼓室图,ABR,ASSR等);
③影像学资料(颞骨CT、内耳及颅脑MR等)。
二、“寻声者”公益救助项目(资助听障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手术)
“寻声者”公益救助项目由珠江医院联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共同发起,珠江医院提供诊疗技术支持。项目于去年12月份正式发布,首批启动资金58万元,救助对象主要为来自低收入家庭、需要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请者可获得3万元资助,用于患者治疗期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用。
截至目前,“寻声者”项目共资助了8名听障患儿,接下来,项目会继续为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听障患者提供重获听力的机会和希望,同时也期望获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帮助更多的听障患儿,让他们重获听力。
救助对象:
1、家庭经济情况:低收入家庭,但能够筹措除本项目资助以外的其他手术和康复等费用。相关的低收入证明材料由村 ( 居) 委会、乡( 镇) 、街道办事处以上行政机构出具;
2、就医地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3、听力障碍情况:
(1)所有 0-7 岁语前聋,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聋,且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标准;
(2)18 岁以下(含18岁)的语后聋,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聋,且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标准。
备注:暂时不受理下列情况之一的听力障碍患者申请本人工耳蜗救助项目:
(1)耳蜗及听神经因素: 耳蜗完全缺失和内听道严重狭窄,蜗神经存在严重问题等;
(2)精神心理疾患、严重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IV 和 V 级)、先天性心脏病未治愈等;
(3)其它外科常规手术禁忌症。
项目资助标准:
根据申请者的治疗需要和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等综合情况,患者每人可申请3 万元人民币资助,并向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提出资金拨付通知并提交有关资料,恤孤助学会按拨付通知直接划拨相应的金额到患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账户中,用于资助患者治疗期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用(含材料费)。住院期间的其他费用及超出资助额之外的手术费用由患者家庭自理。
怎样申请 :
1、经初诊符合救助标准的患者,按要求填写《“寻声者”项目救助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与支持材料。
2、申请资料经评估预审,若符合资助条件,在十个工作日内通知患者及其监护人补齐申请材料。
3、确定资助金额审核获批后,通知申请人或其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资助费用在患者完成手术后拨入其住院费账户。
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珠江医院的网站或咨询珠江医院儿科门诊相关的专家申请资助。专家将会评估患者病情是否符合人工耳蜗植入医学指征、是否符合“寻声者”项目资助标准,并向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提出资金拨付通知并提交有关资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