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园村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临近著名风景区鼎湖山下,地形酷似“大闸蟹”,“蟹”前有水塘环村、背有北岭山,形成“踩水靠山”式的风水宝地。
据了解,蕉园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面积 6.3 平方公里,户籍村民 2686 人。近年来,蕉园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积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发动村民齐参与,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用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蕉园村坚持以“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主线,聘请专业团队深入指导,加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结构,深挖历史文化,并借助文明城市创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提升。
△古树公园
如今,当你站在树下,上百年的参天古树仍旧茂密生长,抬头望到的是连片的碧绿枝桠,西方有人文绘制的宫殿穹顶,蕉园村有百年古树自然生长的天然穹顶。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上,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同坑口街道蕉园社区协同谋划,重在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利用海绵城市的渗透技术与原有生态环境相结合,平整了古树林地面,增设小公园,并配套公园运动休闲设施,修缮了凉亭,补充了其他植株,既保护了古树林的自然生态,又改善杂草丛生、杂物乱堆、道路狭窄、难以管理的现象。
根治人居环境常态化弱项,先进机制要先行
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方面,蕉园社区鸡梯村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为村民建设并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园,鸡梯村2月26日公布了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及与分红挂钩激励措施方案,方案要求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制定与分红挂钩激励措施并修订村规民约、聘请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并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完善公共区域管护机制,有效实现村内人居环境长效管护。
进入鸡梯村村口便见到三五成群的保洁员清理村渠水道,杂物也整齐堆放在指定位置并用统一样式的盖布遮盖,此项探索在蕉园社区形成了示范带头作用。
蕉园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到:“我们蕉园有专门的清洁阿姨,每天都打扫卫生,所以我们可见的街道卫生很好,其实这样无形中也给村民一个保护我们村容村貌的意识。在路上你可以随处感受到我们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良好家风家训的重视。”
△古护村墙
打好基础,孵化产业,实现致富
因蕉园村历史悠久,村风民风淳朴重传承,坑口街道和蕉园社区深挖历史文化,对梁氏宗祠、苏真人祠、书院等古建筑和“不竭泉”龙井文史元素进行充实,进一步提升蕉园村的人文气息。
△龙溪书院
△左梁氏宗祠右龙溪书院
△不竭泉
在修缮过程中,当地政府和居委要求修缮团队一方面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保护村中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结合原有建筑特色进行公共配套建设,形成独有蕉园建筑特色。
△苏真人祠
经过长期以来的整治提升,蕉园村面貌与多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变,在人居环境优化不断的基础上,蕉园村的乡村产业也随之跟了上来,依托靠近鼎湖山景区,古树、古迹众多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蕉园村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文化生态游等新业态初步轮廓基本形成,同时当地政府帮助支持蕉园村打造以花卉、苗木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与2010年村集体收入相比,54.21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145.35万元,人均收入也从2010年的7200元提高到2019年的27211元,同比分别增幅168.12%和277.93%,蕉园村民的生活也从宽裕走向富裕,幸福指数也直线上升。
△龙溪书院
正值初春,小伙伴们,一起来美丽的蕉园村踏青赏美景吧!
资料来源 区乡村振兴办
文 区委宣传部 王焌鑫
鼎湖发布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