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简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中国第一华侨学府”、全国“双一流”大学暨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隶属国家统战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东省第一批互联网医院,综合实力在华南地区综合医院中排行前十(复旦华南区排行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骨科由著名的骨科一级教授邝公道创建,于当时即形成了以肢体伤残重建矫形为特色的一流科室,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全国小儿麻手术治疗先进集体,成为南方肢体伤残功能重建的技术领先者与发源地。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骨科疾病研究所)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临床试验基地。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美国Purdue University、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及Mayo Clinic等多个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融合校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医学院等多个学科群,形成了跨学科交叉协作发展机制。先后主持了国家“863”重点项目、国际合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过10项,主持省市级科研攻关项目20多项,主持国家级继续再教育项目5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项。研究所具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拥有骨外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骨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暨南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中惠基金”及“暨南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侨爱基金”。近几年来,郑小飞教授课题组致力于肌腱、软骨损伤修复及骨缺损修复材料等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因学科建设需要,拟招聘博士后若干名。
02 | 研究方向
1.肌腱损伤等运动医学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2.软骨损伤修复相关研究;
3.骨缺损修复材料相关研究;
4.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其它方向的理论与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
03 | 应聘要求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生命科学、材料学及医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博士期间取得优秀科研成果:发表1篇A1类II区以上论文(署名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
3.外籍人员需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不含境内,排名以当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为准);
此外,我站鼓励具有其它学科背景但在医学相关或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优秀科研成果人才前来应聘。
04| 聘期待遇
30万起,最高60万+
1.博士后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享受暨南大学和医院双重待遇,暨南大学基本工资分为I、II、III三个层次,I级20万元/年,II级25万元/年,III级35万元/年。
2.暨南大学提供2000元/月的住房租金,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大学待遇基础上再提供每月0.5万元的住房补贴。
4.进站博士后均享受暨南大学和医院双重科研奖励,达到III级考核要求者,额外给予每人每月0.5万元的优秀奖金。
5.在站期间,博士后还可享受科室科研补助:I级3千元/月,II级5千元/月,III级8千元/月。
6.医院设立博士后基金,所有博士后进站均可申请博士后启动基金5万元。
7.在站期间,博士后可申报副高职称,指标单列。
8.在站期间,可申请短期出国研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9.发展前景明朗:出站考核优秀者可直接留院工作。
05 | 项目资助
在站期间可以申请各类“项目”和“人才”资助,主要包括:“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博士后资助项目、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香江学者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及“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各类其他国家和广东省设立的资助项目。
06 | 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研究成果目录;
3.个人研究工作计划;
有意者可先将上述材料发至联系人邮箱,经面试合格即可入站。
接收博士后进站时间:随时入站
07| 联系方式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王华军副教授
Email:whj323@126.com
郑小飞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委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常务主委、上肢专业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上肢学组副组长;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及骨科运动医学会(ISAKOS)Fellow;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运动损伤重建与康复学组委员;中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作组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主攻运动医学及关节外科,对肩膝髋肘等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有丰富经验。曾赴美国学习深造、师从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的发明者,Hedley骨科研究所James Chow教授,完成关节和运动医学的专业培训(ISOKAS Fellow)。同时作为访问医师,师从国际肩肘关节大师,北美关节镜协会(AANA)前主席、杜兰大学医学院运动医学部主任Felix Savoie教授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骨科主任,NBA凤凰城太阳队首席医师Thomas Carter 教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基金多项,核心期刊发表论著50篇,其中SCI论著15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参与编写《肩肘膝运动医学手术技巧》等专著4本,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成果4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