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花卉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建设大型花卉交易中心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政协委员钟华代表民盟发言时指出,根据调研,惠州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年销售额达3亿元,花卉产业在联农带农、振兴乡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惠州花卉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产业发展主导部门,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出台《2021-2025花卉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并筹建了花卉培育中心;与此同时,惠城、龙门、博罗等县区的花卉产业园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以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的花卉企业洋和农业有限公司为例,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以蝴蝶兰为主打产品,租地1100亩,土地流转带动农户130多户,带动农户就业80多户,每年户均增收近3万元,乡村振兴示范效应显著。
钟华认为,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海、陆、空交通便利,与深圳、东莞、广州、香港等花卉需求量巨大的市场地缘相近,有条件吸引国内外实力雄厚的现代花卉企业入驻,促使花卉交易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进而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花卉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
他进一步建议,可在交通便利的惠城区水口片区、横沥片区,或者金山新城会展中心附近等区域,科学选址规划花卉交易中心,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时,提前预留花卉交易中心建设用地。同时,政府应对花卉交易中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准确定位,市场化运作,融入休闲观光、科普教育、花卉文创、花艺服务、花卉博览等内容,着力打造成为珠三角东岸花卉交易新亮点。
【记者】乌天宇
【摄影】梁维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