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饲料涨价是近段时间行业的重要焦点。然而,也有一个重要事件没有引起大家关注,那就是集团企业纷纷启动产品线大变革,这是行业发展变革的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我国饲料企业企业由野蛮发展阶段迈向成熟理性管理阶段,这些大企业的管理变革能否引发新一轮的企业变革?就像十年前海大的服务营销风靡行业,引领行业的竞争升级,产品线变革到底会引起怎样的行业变革逐步转化到市场上,我们拭目以待。
近日,通威对外宣布,通威股份农牧板块正式调整产品线,确立了以养殖品种为基础,成立淡水料线、特水料和畜禽料三大产品线,产品线总经理主要由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研究所和畜禽研究所所长担任,重点围绕通威股份质量方针落地、产品价值彰显、提升公司高效经营开展工作。早在去年7月,通威内部大变革已经开始酝酿,已提前逐步布局好产品设计、模式示范、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资管理、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
事实上,近年海大、澳华、粤海等企业率先开始产品线变革,如今通威也沿用这一策略,可以判断,产品线变革将是集团企业未来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这也意味着行业发展竞争升级后的企业管理升级,行业企业管理日趋完善。
过去,国内农牧集团的管理和国外的管理架构不一样,国内是总部--大区--分子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而正大、嘉吉等国际巨头是研发线、销售线、财务线等管理模式,类似三权分立,相互支撑相互制衡。如今,海大、通威、澳华、粤海等集团企业开启产品线变革,将是总部--大区--分子公司这种管理架构的一种补丁,产品线负责人与分子公司总经理的关系类似农业农村部部长与省委书记、省长。
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40多年来,行业高速发展带动企业野蛮生长,企业发展史较短,企业的管理也有待提升。而嘉吉、正大均是经历各种经济危机、各种市场环境、甚至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百年巨头,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明显领先国内企业,但是这些百年企业追求的是稳健发展思路,效率低;而国内企业虽然不规范,但是效率高,对市场反应快。
随着行业格局正在步入全新的竞争升级阶段,伴随着水产行业结构性调整和饲料行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行业逐渐从野蛮发展、无序发展到步入专业化发展与竞争阶段,尤其是目前水产行业产品高度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加上全球疫情影响导致原料大幅度上涨,企业原料成本增加,水产饲料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多挑战。
过去单纯依靠某一个环节领先就能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企业竞争逐渐进入综合实力竞争、产业链竞争阶段,背后是专业化能力的竞争,企业面临从组织架构、利益机制到发展战略全面深刻的变革,产品线变革就是企业专业化能力的构建,不仅是产品的专业化,更是管理架构的专业化。
热力学有“熵”理论,有人说过,熵代表混沌的水平,世界总体趋于混沌,所以熵永恒增加。在这个大前提下,做“熵减”的事情最有价值。华为的任正非也曾经把“熵减”理论引入到公司治理系统中。企业要想长期保持活力,就要建立耗散结构,对内激发活力,对外开放,与外部交换物质和能量,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势能,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的作战空间。
很明显,产品线变革能实现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企业更专业、快速对市场环节作出反应,相信未来更多企业实行产品线变革。产品线变革将会重点解决两大问题。
其一,产品专业化。面对水产品复杂多样的市场特性,打破以往分子公司负责制,采用饲料产品线管理,确立了以养殖品种为基础,不少企业成立淡水料线、特水料和虾蟹料等不同品类的产品线,并确定了产品线运作模式和相关资源整合配套方案。在水产行业结构性调整以及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调整生产线,将产品极致专业化。
其二,技术产品化。在通威股份农牧板块技术团队从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后台,走向经营和管理的前台,并赋予技术对分子公司考核和人事任免权力。水产养殖是一个特殊的且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养殖品种有不同的养殖模式、不同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精准营养需求。通威技术团队从后台走向经营和管理的前台,与市场的距离缩近了。用专业的能力支撑着一线,面对市场上的瞬息变化,更加迅速地调整自己的配方及产品,从更加有效、及时地应对市场,实现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
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一家企业的发展战略非常关键,也不会是一成不变,它随着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而调整。通威作为老牌水产龙头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体量,此次内部的重大变革,也体现了通威求变的重大决心。在技术与市场双重驱动下的通威,会迎来新的发展历程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蔡丹燕
本期编辑:曾思铭(微信号Ivyzeng116,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