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接种新冠疫苗保护期、有效性如何?陈薇最新解答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近日,陈薇团队研发的我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

研究员介绍,该疫苗是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可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疫苗。单针接种14天后即可获得良好保护效果,且可在2℃—8℃的条件下运输保存。

该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目前国内的两种疫苗,该如何选择?

疫苗效力会受新冠病毒变异株影响吗?

......

针对上述问题

陈薇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解答

01.

疫苗产能可达5亿剂

针对疫苗产能问题,陈薇院士介绍:“我们做的是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快速地规模化生产。现在看,年产能在今年能达到5亿剂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个前提,因为我们是打一针,所以这5亿剂相当于是5亿人的接种,而不是2.5亿人的接种。”

02.

重症保护率可达90%以上

针对疫苗的有效性问题,陈薇院士表示,与减少感染相比,疫苗阻断重症的作用更值得关注,如果一款疫苗能够减少重症的发病率,就能减少死亡率。“我们在巴基斯坦做了18000多人的临床研究,重症保护率能够达到100%,总体保护效力达74.8%。在全球更大范围的临床研究中,我们的重症保护率能达到90%以上,这是特别可喜的数据。”

03.

接种人群无严重不良反应

针对疫苗的安全性问题,陈薇院士介绍,到现在为止,已经接种疫苗的人群,还没有发现跟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没有发现跟其它疫苗有不一样的特别特殊的不良反应,包括这次4万多人的三期临床试验也是如此。

04.

单针接种保护期至少6个月

针对疫苗的保护期问题,陈薇表示,到目前为止6个月的数据是有的,6个月中你可以不用接种。如果6个月以后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也做了6个月以后的加强针,再打一针,免疫反应可以有10倍、20倍的增高。根据数据,我们推测新冠也会在两针之后,达到两年的免疫持久性。

05.

对接种年龄有何要求?

现有附条件上市的疫苗都有年龄限制,18岁之下、60岁之上人群不能接种。陈薇团队所研发的疫苗是否有可能更快地普及整个人群?

陈薇介绍,在二期临床试验(2020年4月)时,就放开了年龄上限。因为55岁或60岁以上年长者恰好是重症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个群体,当时最年长的志愿者是84岁的熊先生,因为是随机双盲,后来揭盲时发现他的抗体是阳性,这带给大家很大的信心。

此外,6到18岁的临床已经做完了,安全性数据是有的,药监局还在审核。

06.

对变异株的疫苗研究早已启动

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是否影响疫苗效力?

“新冠疫苗上市后我们会对安全性做长期跟踪,也会跟踪疫苗对新出现变异株的有效率,也早已启动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这个疫苗不一定用得上,但宁愿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陈薇表示。

07.

两类国产疫苗应如何选择?

陈薇表示,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研发出的两大类疫苗,一类是灭活疫苗,一类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每个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支撑的。如果想打的次数少一点,想更快产生免疫反应,14天就有60%多的保护率,或者打一针就要出国或执行任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首选。

08.

中国的疫苗研发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方阵

当谈及中国的疫苗研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时,陈薇表示,“第一方阵,毋庸置疑,这是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的。我们既不夜郎自大,也绝不妄自菲薄。学习别人更多的长处,做更好、更安全的疫苗,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科技自信。”


编辑|周艳梅  责编|张秀丽

综合来源 | 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