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脊柱外科一科收治了一名9岁女孩欣欣(化名)。欣欣因练习舞蹈动作“倒立”时不慎摔倒损伤脊髓出,导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经南医三院医护团队精心诊治,15天后她重新站立,可以下地行走。
该院专家介绍,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是儿童创伤性脊髓损伤常见的一种类型,占19%-34%。常见于儿童练舞过程中的倒立、下腰等动作,损伤的节段多为胸段。
MR检查时发现椎体节段脊髓水肿。
练舞摔倒无法站立
半月前,欣欣在上舞蹈课,练习倒立动作时,不慎摔倒。回忆事发时,她说:“当时就感觉双腿无力,不过休息一会,感觉又恢复了力量,于是就继续练习侧翻、下腰、劈叉……”
但没想到的是,舞蹈课结束后,欣欣很快就出现走路困难、无法站立,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于是被紧急送医。
在当地医院急诊拍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病变损伤,建议转院。转至南医三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的确未见明显骨折——X线显示脊柱结构正常,未见异常,CT显示骨质未见异常,序列完好。
倒立下腰损伤脊髓
脊柱外科一科副主任王亮介绍,欣欣虽然双上肢感觉、肌张力及肌力正常,但专科检查发现其腹部脐平面以下运动完全丧失,双下肢肌张力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肛周反射、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
且在行全脊柱MR检查时发现,T6-10椎体节段脊髓水肿,T2相下可见广泛片状高信号影。原来是跳舞过程中,倒立,侧翻、下腰动作导致脊髓牵拉受伤水肿!
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胸脊髓损伤合并双下肢截瘫。最终,经过医疗、护理以及康复师共同治疗,欣欣的双下肢瘫痪症状逐渐改善,短短15天内已可下地行走。
练舞切勿急于求成
为何未见骨折,却见脊髓损伤?王亮解释,儿童脊柱弹性好,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儿童脊柱在过伸中不易发生断裂,能承受较大的拉伸力量而不撕裂。但儿童脊髓的拉伸限度远低于脊柱。当脊柱弯曲变形超过脊髓拉伸最大限度时,就会造成脊髓损伤。
王亮建议,没有舞蹈基础的孩子,练舞时切勿急于求成,练一些高难度动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练舞前,要充分做好热身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出现意外时,应立即停止练舞。”
链接:
哪些动作容易导致儿童脊髓损伤?
儿童及青少年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多见于胸段脊髓,用力蹦跳、下腰、倒立、跌倒及练杂技时跌落腰臀部受击打或者臀部坠地均可导致该类损伤。
外力作用使椎体发生瞬间移位后自行复位,是此类损伤的致伤机制,尤其在8岁以下儿童,轻微外力即可使椎体发生较大程度的位移,且比成人损伤程度高。
家长如何识别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的常见症状为下肢软瘫、感觉异常,以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如尿潴留,漏尿,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通常这类症状出现时间会有所差异:部分患儿伤后会立即出现症状,也有部分患儿在伤后症状延迟出现(20%-25%),伤后10分钟到4天不等都有病例出现过。
孩子受伤后如何科学处理?
孩子受伤后,若有以上症状,家长要高度重视,一定要求孩子就地休息,勿随意搬动患儿。轻微损伤恢复后的患儿一定不可再做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及时去医院就诊。
对于损伤严重完全瘫痪的患儿,在去就医的过程中,勿将患儿“公主抱”在胸前,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轴线翻身法用平车转移是正确的方法。
【记者】朱斌
【通讯员】游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