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园至今,开展多个省小课题研究,“就业实习基地”、“三八红旗集体”、“健康食堂”多项荣誉加身,甚至在创园三年内获评“汕尾市一级幼儿园”,这就是汕尾市东涌镇中心幼儿园。
面对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近日,东涌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陈艺萍从育人环境、办园宗旨、课程设置等方面,讲述这所“以人为本、承载希望、用爱教育、让心温暖”的乡镇幼儿园成长史。
“乐园”环境完善,艺术特色加持
踩着晨间愉悦的音乐声,东涌镇中心幼儿园又迎来了她的“小神兽”们。孩子们挣脱父母的怀抱,迫不及待地牵着老师的手,一起走进园区内,园内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这一幕对于从创园开始就任职于此的陈艺萍太熟悉了。
“当时因为资金的不足,各种设施都非常简陋。”陈艺萍回忆起创园初期的艰辛,“当时人少,事多,工作量很大。许多硬件设施都需要慢慢地完善。但压力也成了我们办学的动力。”多次外出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参观交流优质幼儿园,陈艺萍把“精华”带回了东涌镇中心幼儿园。
如今这所占地面积5207.5㎡的幼儿园有供幼儿学习、操作的活动室22间,功能场室齐全户外配置了大型滑梯、攀爬梯等活动器械,有幼儿玩沙池、戏水池、30米直跑道、100米环形跑道、种植园、饲养角。利用已有户外环境合理规划十多个活动区域,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为幼儿提供了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游戏和器械。幼儿的学、玩、睡、娱、区域划分明确,安全设施到位。环境创设新颖美观,室内安全舒适,户外场地宽阔,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完善,东涌镇中心幼儿园以“创办艺术校园”为宗旨,楼梯走廊等公共场合处处都有孩子手工、美术作品,为孩子、老师努力营造“艺术伴我成长”的温馨艺术氛围。同时创建国画特色,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推广到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耳熏目染之下,大部分小朋友已经能识别什么是毛笔、墨水、宣纸,甚至大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画的有模有样了。”陈艺萍表示,东涌镇中心幼儿园以创建国画特色为契机,通过课题研究,举办园庆画展活动,编制广东省小课题《幼儿园大班水墨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成果集,在教学中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教师是教育的承担者、实施者,东涌镇中心幼儿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向着培养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方向而出发。通过园本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研通过专业引领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师发展目标,通过专业引领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师发展目标,促使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理念得以不断更新。
而这个被主管部门重视,三年内就获评市一级幼儿园却面临着生源骤减的情况。“首次开园我们招生有近400多个孩子,但是这两年我们的生源减了差不多一半。”陈艺萍指出,这跟家长对于幼儿教育存在的误解有关。
坚持“玩”中学习,教育要看得长远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不会写字?”,“你们会去考试吗?”…….这是近两年陈艺萍重复解答多次的问题,她表示,很多家长一味地追求智力开发,要求园方教幼儿写字、算数等“小学化”教育。面对家长的质疑,陈艺萍和园内的老师一遍一遍地耐心解释,“我们理解家长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情,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写字为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手还未发育好,长期握笔会造成变形,同时他们也不具备写字的协调能力,更适合多听,多读,从活动中学会认字”。
陈艺萍没有迎合家长们对于任何“揠苗助长”的要求,而是坚持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东涌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教育,不能看短期的效益。作为公办幼儿园,相比较生源,我更在意的是我的孩子们是否能真的学到受益一生的东西”。
那么幼儿园里要学什么?陈艺萍给出了答案:“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协调发展是我们的办园目标,让孩子们在园内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分享”。
陈艺萍表示,让孩子们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安全常识,学会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和品德行为比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除此之外,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最重要的,不是学什么内容,而是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儿童学习。”陈艺萍以幼儿园内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例,“我们每个月都会举办主题活动,比如接下来的三月是雷锋月,我们就会以‘你身边的好人好事’为主题,让小朋友去讲故事,去表述,通过这些活动去检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我们的各种活动,到了大班,一篇小短文,孩子们基本上能流利读下来”。
“混龄”区域性活动让孩子爱上学习
为了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区域环境,丰富幼儿在园生活,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选择性,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东涌镇中心幼儿园各班级进行区域教学。幼儿园室内区域设有:阅读区、建构区、表演区、益智区、数学区、科学区、生活体验区、国画区、自然观察区美工区等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室内区域教学活动。另外还有玩沙、玩水、种植、饲养、建构、感统游戏等户外区域活动。
在建构区,一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把一块木质玩具递到了园长妈妈陈艺萍手中,他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身着建筑师字样的制服,头戴安全帽,像模像样地建造起“房子”。“每天早上的10点到11点是孩子们的区域活动时间,采取‘混龄’的方式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我们通过这样的体验性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理解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够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陈艺萍笑着说道。
之所以采取“混龄”,陈艺萍表示不仅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可能,起到以大带小的作用,还可以使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活”起来。同时这也大大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每个区域有负责的老师,根据区域的热门程度,观察孩子们的喜好,对我们的教研和创新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幼儿园每天还会开展跑步、做早操、球类运动等户外体能活动。同时会利用节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区域教学活动在别的城市早在2004年就开展了,但是汕尾很多幼儿园却还在摸索阶段。我想在今后通过课题研究,教研活动以及社会大众的参与等推广这种教学模式。”陈艺萍下定决心,不仅要让这个教学模式在东涌中心幼儿园内实行,今后更要推广到全市,“大家都有统一的办学标准和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谈到未来目标,陈艺萍表示,东涌镇中心幼儿园一直是奔着省一级幼儿园的标准努力的,“我们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品牌,让公众都了解我们幼儿园,让这个‘乐园’成为孩子和家长的第一选择”。
【撰文】肖烨 颜雪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