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麒麟舞动,金狮纳福,龙岗皆歌唱响佳节祝福。
2月26日上午,辛丑年正月十五,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的古老客家围屋——鹤湖新居热闹非凡。一场传统民俗活动——“鹤湖闹元宵”在这里拉开帷幕。舞龙、舞狮、唱山歌,一系列富有本地特色的非遗表演轮番登台;做汤圆、猜灯谜等民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围观。
鹤湖新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正设址于此。
2020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这也是龙岗区首家“国字号”的博物馆。
为祝福市民游客在新的一年阖家团圆、幸福美满,鹤湖新居邀请客家阿嫂、阿婆在现场教游客制作客家传统的咸味和甜味汤圆,煮熟后免费提供给现场参与活动的居民游客。
除了吃汤圆,“观灯猜谜”也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鹤湖新居门前,一棵棵大树已被各式的红色灯笼装点得喜气洋洋。每串灯笼下方均悬挂了一张灯谜纸条。市民游客可以先看谜面、记下谜面序号,到兑奖处向工作人员说出正确谜底后,可领取谜语奖品一份。
笔者在现场看到,前往兑奖的市民已排起了长队。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博物馆为猜中灯谜的市民准备了百余份奖品,包括牛年玩偶、客家茶果、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的帆布袋等礼品。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精彩的非遗民俗表演吧!
龙腾盛世
自客家人迁徒龙岗几百年来,爱龙敬龙,舞龙便源远流长流传至今,舞龙融武术、舞蹈、鼓乐于一体,表演仪式、形式、套路和技艺丰富多彩,不仅具有群体特征,而且还具有强身健体的特征。舞龙是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蕴涵着客家民间文化丰富内容,寄托了客家人的精神和希望。
活动邀请龙岗街道袁教练的两支舞龙队到场参加巡游,展演双龙戏珠,结合狮鼓、大钹、锣作打击乐,配合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
金狮纳福
梅花桩上,太古红龙狮鼓乐团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保持平衡的同时,接连完成跳跃、单腿站立、走钢索等高难度动作,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富有阳刚之气。
麒麟献瑞
麒麟是人们所崇奉、喜爱的祥瑞神兽,寓意平安、祥和,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
舞麒麟是客家人重要的民俗活动,每逢新春佳节及其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舞麒麟以示庆贺。客家人认为麒麟脚踏之处,来年将风调雨顺,以舞麒麟祈求平安大吉,国泰民安。
活动邀请五联朱古石麒麟队展演麒麟献瑞。通过由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锣、鼓、钗的乐曲伴奏下,将麒麟的喜、怒、哀、乐等动静神态生动展示出来,展现了为百姓迎祥纳福的同时,也展现浓厚的客家民间传统民俗文化蕴涵。
皆歌赞礼
龙岗皆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歌曲,它的曲调简朴,易学易懂,易于传唱。皆歌起源于清代末期,在民国时期开始流传,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最为盛行,主要在龙岗地区流传,所以称为“龙岗皆歌”。
龙岗皆歌传承人巫云瑞带队来到现场表演。据巫云瑞介绍,此次表演的皆歌是为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专门创作的,曲调轻快简洁,饱含庆祝喜悦之情。
歌词如下:
皆歌一唱闹洋洋
鹤湖新居唱一场
国家三级博物馆
今日皆歌来传扬
今日皆歌来传扬
鹤湖新居系辉煌
客家民俗博物馆
国家授牌留名芳
国家授牌留名芳
名声四起远传扬
龙岗客家博物馆
国内国外尽赞扬
涯丢介生活 very good
唔使餐餐咸榄佛
大鱼大肉有得食
安居乐业(滑故律术)
【撰文/图片/视频】刘越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